「用錘子思考」:德國哲學大師尼采
2020年8月3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我不是人,我是炸藥",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在他的自傳《瞧!這個人》(Ecce Homo)裡如此突兀地形容自己。這名哲學家也確實在西方思想傳統中置入了不少導火線。尼采的名言"上帝已死,是我們把他殺死了"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這些名言讓尼采在哲學史上聞名全球,同時也令他聲名狼籍。
1844年,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出生於薩克森-安哈爾特州洛肯小鎮的一個新教牧師家庭。他曾進入波昂大學攻讀神學,但不久後便改為研究古典語言學。在萊比錫停留數年後,未滿25歲的尼采前往瑞士巴塞爾擔任古典語言學教授。但礙於健康問題,他在1875年放棄了教職。此後尼采成為自由作家和哲學家。
1872年,27歲的尼采出版了第一本著作《悲劇的誕生:源於音樂的靈魂》(Die Geburt der Tragödie aus dem Geist der Musik)。這部作品深受悲觀主義哲學家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和作曲家華格納(Richard Wagner)的影響。尼采在萊比錫期間曾結識華格納,對於這名音樂家深深著迷,甚至將華格納視為他的救贖者。
激進的宗教批判
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已經勾勒出其思想的核心,全書有25個章節,約100頁。他從對希臘文化的研究、對音樂的熱愛以及對叔本華和華格納的欣賞中發展出自己的文化世界觀。這名語言學家對於詞匯和字句表達了深切的不可信任:"只有詮釋,沒有事實",這是尼采的一句名言。尼采對語言的批評也引起後現代思想家的共鳴。
因此,哲學界的"火藥桶"尼采對"以言立教"的基督教發起挑戰也就不足為奇。尼采在《反基督》(Der Antichrist)中對宗教做出嚴厲批評。用尼采的話說,基督教和神學對西方所有邪惡負有責任。但研究尼采的專家認為,不能將尼采視為反基督教者。相反地,許多方面顯示,尼采希望借由他的總結拯救基督教。但這也又一次顯示出這名思想家的文字風格之強硬,正如同他自己為一本書取名:《怎樣用錘子從事哲學》(Wie man mit dem Hammer philosophiert)。
疾病纏身
尼采極端的文字是否是心理和神經疾病惡化所致?這名哲學家受嚴重偏頭痛所苦多年。他還患有胃部疾病,後來還疑似因未治癒的梅毒導致雙目幾乎失明。
送往巴塞爾的精神病院,之後又在耶拿接受治療。尼采自45歲開始(1889年)罹患精神疾病,使他失去工作和行為能力。他的餘生是在母親與胞妹的照顧下度過,最終於1900年8月25日辭世,享年55歲。
尼采在1890年代聲名鵲起,但他本人已無從得知。他的著作內容多彩多姿,在尼采死後,作品仍繼續感染廣大的讀者群。尼采的妹妹斯利莎白‧福斯特-尼采(Elisabeth Förster-Nietzsche)作為唯一的繼承人管理著兄長的著作。據推斷,她在部分出於無知,部分有意為之的情況下,選擇性地出版了尼采的作品。《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一書的出版讓表現主義者發掘出尼采文字的力量,這部作品至今仍舊備受推崇。後來國家社會主義者和法西斯主義者,例如尼采的粉絲、義大利獨裁者墨索裡尼,使用了尼采提出的概念,如"強有力的人"(Herrenmensch)和"權力意志"(Wille zur Macht)。這也導致尼采在戰後的德國持續被污名化。
享譽全球
義大利和法國的哲學家-存在主義者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和阿爾波特‧加繆(Albert Camus)重新發現了尼采。其後雅克‧德裡達(Jacques Derrida)、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等思想家也受到尼采思想的影響。義大利哲學家、尼采著作的編訂者喬爾喬‧科利(Giorgio Colli)評價稱:"在這名思想家的作品寶礦中,可以找到各種礦石。"他還告誡在解讀尼采時不可輕忽大意:"尼采說了一切,以及一切的相反!"
尼采最廣為流傳的一句話是"當你到女人那裡去時,別忘了鞭子!",使他被冠上厭女症的稱號。但這句話並非出自他本人之口,而是在他的作品《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一名老婦人所說的。書中這名老嫗問主角查拉圖斯特:"你要去女人那裡?"然後提醒他別忘了鞭子,但話裡沒有說透誰會是用鞭子的人。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