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賀衛方告別微博

2012年1月17日

在新浪微博上擁有35萬粉絲的北大法學教授賀衛方近日宣佈「告別微博」。作為中國自由派知識分子的知名人物,在微博上擁有相當影響力的賀衛方為何「心生去意」?本台記者就此專訪賀衛方。

賀衛方「告別微博」圖片來源: DW / Peschel

德國之聲:我們看到您在微博上突然表示將"暫停更新",原因何在?

賀衛方:實際上我覺得一年寫微博下來主要是太影響自己的學術研究,太浪費時間,各種各樣的現實問題不斷的要去觀察,去瞭解,去議論。我覺得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人會變得越來越膚淺,會越來越變成社會活動家,而不是一個學者,應該就是這樣第一個原因。

德國之聲:有猜測說您可能是受到了某種壓力,才決定暫停微博?

賀衛方:沒有沒有,沒有任何人給我施加壓力。事實上在我看來,新浪微博對於我個人的言論尺度也算比較寬的。最近這一年我對於許多問題很直率的發表看法,似乎他們也能夠容忍我,所以我覺得不存在什麼壓力。

德國之聲:最近的統計數字顯示,中國網民已經突破5億,微博用戶據說也達到了2,3億之多。作為一名使用微博一年的網民,您覺得微博對於中國公共事件和話題傳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麼?

賀衛方:我覺得整體來說,應該是正面的價值更大。因為大家對於各種各樣的事物,無論是國內國際,政治,經濟,社會,法律,都能夠比較迅捷的直率的發表看法,有些問題討論的相當熱烈,形成對決策部門直接的影響或壓力。我個人感受比較強烈的是去年的《刑事訴訟法》修改,我覺得事實上對於最後立法進程會產生比較有深度的影響。當然微博的侷限也很明顯,比如篇幅非常短,有許多只是表達一種觀點,而沒有太多的比較深入的論證,而且大家如果不斷沉浸在裡面,就會越來越變成一種"表態"、"站隊",而不是一個更為理性的討論,這個侷限是比較清楚的。

德國之聲:您發表微博宣佈"暫停更新"之後,許多網友在評論中留言表示不捨和惋惜,您對這些網友有什麼話想說?

賀衛方:我當然理解大家對於許多的公共事務願意聽到所謂公共知識分子的看法,我覺得這樣的一種交流其實我也非常珍惜,也覺得非常難得。但大家也應該理解,有時候想沉浸一段時間,沉積一下,好好研究一些問題這樣的一種想法。所以我看到有不少人覺得不理解,許多人希望我能堅持下去,但也有不少人表示尊重。也有人士說,作為學者在微博上過度活躍其實並不是特別好的事情,對於學者個人的學術發展也不是特別好的事情。

德國之聲:這讓人不免想起不久前您在微博上與"學術打假鬥士"方舟子的一番爭論。方舟子指責您"絕對是法學界的水貨",理由是"自1993年賀衛方沒有在期刊上發表一篇學術文章"。您這次"告別微博"是不是因此而起意?

賀衛方:那倒沒有。我覺得其實他對我的質疑,在我看來沒有多少道理。因為我在過去發表的文章,雖然數量不像有些人的數量很多,但是我自己覺得還是比較符合學術的水準,學術的要求。我除了自己發表文章以外,還主持了一些叢書,參與了一些經典著作的翻譯,然後也主編了北京大學的學術刊物。他的批評並沒有讓我感覺到是一種真正的合理的批評。如果我是因為對那個有意見的話,可能當時就會退出。現在退出重要還是因為我剛才說的想法。

德國之聲:"退出微博"是否意味著您完全退出網路言論空間?

賀衛方:我的部落格還是會作為自己發言的陣地。因為部落格文章可以寫的長一些,討論問題可以深入細致一些。

採訪:石濤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