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兩德歷史的見證者

2013年9月13日

略斯特(Erich Loest)曾經是東德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不畏和政治體系展開爭論。他在87歲時與世長辭。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兩年前,略斯特就表示已經沒有力氣再寫小說了。久病纏身後,他於9月12日從萊比錫大學附屬醫院的病房窗戶裡跳了出去,隨後當地警方公佈了這一消息。他的去世,意味著德國失去了一位舉足輕重的兩德歷史專家。

從"熱血納粹"到共產主義戰士

1926年2月24日,略斯特出生於德國薩克森州的米特韋達(Mittweida)縣。起初他準備學習農業,於1944年加入了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納粹黨)。一年後,他成為了希特勒招募的最後一批士兵中的一員,在戰場上被美軍俘虜。戰爭過後的幾年,他改變了想法:從自己形容的"熱血納粹"變成了一名德國統一社會黨的共產主義戰士。在東德,他憑借1950年出版的小說《留下來的年輕人》(Jungen die übrig blieben)一舉成名。隨後就迎來了1953年6月17日東德政權動用蘇制坦克血腥鎮壓人民運動的一幕。略斯特當時對政府的做法提出批評,並為此在包岑的"斯塔西監獄"服刑。

略斯特在包岑的"斯塔西監獄"度過了7年時間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如略斯特所說,這七年牢獄生活是"被扼殺的時光"。1964年,帶著一身病痛和牢獄之苦,他回到了萊比錫。在人們逼迫他停止寫作、停止正常生活的地方繼續執筆。開始時他還用筆名。雖然人們在包岑的監獄中沒有明確禁止他寫作,但在那裡別說出版,就是寫作也是不可想像的事情。他既沒有紙也沒有筆,妻子只能每三個月探望他一次。他後來在東德生活的時間裡從未恢復安寧,對他1957年做出的審判到1990年才被翻案。

從萊比錫走向西部

在他出獄後的10年裡,略斯特撰寫了11部長篇小說,30部短篇小說。包括反映他參戰和成為俘虜經歷的《沉淪》(Der Abgang)。為了對東德政府的文化審查表示抗議,1979年他宣佈退出東德作家協會。兩年後,他帶著全家人離開東德,前往奧斯納布呂克(Osnabrück)和巴德歌德斯堡(Bad Godesberg)等地。

在西德,他很快就通過努力成為了一名知名作家。他的部分作品被拍成電影,包括他1984年出版的成名作之一《民族大會戰紀念碑》(Völkerschlachtdenkmal)。蘇聯解體後,略斯特於1990年重返萊比錫。他在兩德統一期間的經歷被寫入1995年出版的暢銷書《尼古拉教堂》(Nikolaikirche)之中。之前,他仔細研究了斯塔西監控的手法,並將他的經歷記錄在《羊羔的憤怒》(Der Zorn des Schafes)和《斯塔西是我的老伙計 或者說:我和監聽器的生活》(Die Stasi war mein Eckermann oder: mein Leben mit der Wanze)這兩本書裡。在略斯特隨後的作品中,他也一直反思德國歷史,並引發了多場討論。

曾經是「熱血納粹」的略斯特後來不斷敢於挑戰政治權威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ZB

小心翼翼的觀察者
他的作品讓他於2012年10月獲得了斯塔西受害者紀念協會頒發的獎項。授獎詞中寫道,通過其作品,略斯特讓許多德國人瞭解到了一個真實、缺乏人道的東德獨裁政權究竟是什麼樣子。對現實細致入微的觀察和描述是他的特長。

略斯特的去世,讓文學界失去了一位永不疲倦的告誡者和見證者,更失去了一位高尚、文雅的人。其人格讓他在回首過去時不帶有一絲憤怒。略斯特曾經寫道:"我不記得東德成立的那一天究竟是怎樣的,因為那是我結婚的日子。看來後者對於我來說比中部歐洲又出現了一個小國還要重要。"

作者:Susanne Gigerich / Susanne Dickel 編譯:任琛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