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主家也沒有餘糧 誰還買得起奢侈品?
2020年5月3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由於缺少特別是來自中國、中東和美國的遊客,這些奢侈品品牌的銷售量大減。往日裡,他們給歐洲店面帶來的營收高達35%到55%。
在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背景下,再加上人們擔心第二輪疫情還會到來,短期之內大批遊客重新湧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當地的消費者也無法補足遊客的短缺。
在米蘭最著名的購物商場埃馬努埃萊二世拱廊,戴著口罩的店員閒站在空蕩蕩的Prada、Chanel和 Louis Vuitton的專賣店裡。四分之三的餐館仍然選擇不營業。
米蘭高檔百貨商店文藝復興百貨店Gucci專櫃旁站著的一名店員說:"現在很清靜。我想,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幾周吧。希望不是幾個月。"
義大利時尚聯合會主席Renato Borghi說,聯合會在對米蘭大約100家零售店進行調查問詢之後發現,5月18日開始重新營業的這些商店,在重新營業的第一周平均銷售額同比減少了30%。
他補充說,對於市中心的奢侈品店來說情況可能更糟糕,因為他們更依賴於遊客,而且還有很多當地人目前都仍在家辦公。
一名在一家高檔鞋店工作的店員請求媒體不要透露他的身份,因為他本不可以洩露銷售訊息。他說,上周六他賣出4雙鞋,而平時他一天可以賣出10雙。羅馬一家珠寶店的店長說,恢復營業的第一周他們的營業額只有去年同期的70%。
相比之下,巴黎的奢侈品店生意看起來要好得多。禮拜一下午,巴黎香榭麗舍大街Louis Vuitton旗艦店的門外排了17個顧客。店家還在地下畫了白線,提醒顧客之間保持安全距離。
法國LVMH集團沒有回復路透社有關店面重新營業後銷售額的問詢。
Gucci的母公司開雲集團( Kering)則表示,法國的初步情況令人感到鼓舞。專賣店的顧客流量比想像中的要高。越來越多的顧客開始花錢購物。
歐洲普遍彌漫的謹慎氣氛同中國和韓國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今年3月,中國和韓國境內的奢侈品店重新開始營業後,儘管一些品牌還漲了價,但是包括 Hermes、Louis Vuitton和Dior在內的這些大牌的銷售量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儘管如此,貝恩咨詢公司預測,今年第二季度全球高檔服裝、箱包、珠寶和化妝品的銷量可能會下滑50%到60%。
這些品牌也都採取不同的策略減輕疫情期間的損失。例如 Chanel和Louis Vuitton就採取漲價的方式保持利潤收益。
Gucci的創意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 這周對外宣佈,以後一年只會發布兩季新品,而不再是五季。他希望服裝能夠在店鋪裡銷售的時間更久一點。
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消費者們也會變得更加謹慎。歐盟委員會預測,今年歐元區家庭的存款佔收入比率將達到19%,去年的佔比為13%。
倫敦的奢侈品商店到6月15日前都還不能恢復營業。投行 Jefferies的分析師 Flavio Cereda認為,歐洲40%到50%的奢侈品銷售都受到損失,而且這些失去的銷量在一定時間內不會恢復回來的。
他說:"年輕人和中產階層作為購買奢侈品牌的主力軍現在手頭上的錢變少了。一些殷實的顧客回來了,但是數量卻遠不夠。"
洪沙/樂然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