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健康

疫情之下:我們為什麼想被擁抱?

Azin Heidarinejad
2020年12月13日

擁抱和觸碰能讓人感覺安心和慰藉。新冠疫情之下,缺乏肢體接觸對哪些族群的衝擊最大?在必須保持社交距離的非常時期,如何克服無法擁抱帶來的心理壓力?

BG Corona Social distancing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P/P. Dejong

(德國之聲中文網)擁抱能讓身心感覺溫暖。即使只有幾秒的時間,個體之間的界限會隨著擁抱而消失於無形。舒服的擁抱可以使我們感覺到信任、親近、安全和慰藉。握手、撫摸、擁抱以及問候時的親吻-這些肢體接觸對於人類來說必不可少。但為了遏制新冠疫情,我們不得不放棄一些身體接觸。此時不少人才意識到這些肢體觸碰的重要性。

為何我們需要肢體接觸?

萊比錫大學保羅-弗萊希格腦研究所觸覺實驗室負責人、心理學教授格倫瓦德(Martin Grunwald)表示:"我們在生物學中的物種分類是智人,屬於築巢哺乳類動物。我們這個物種在第一個生命階段中需要足夠的身體接觸和身體刺激。缺少足夠的肢體刺激,嬰兒便無法良好發育。觸摸能刺激神經元以及身體的生長。"

一篇今年1月6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關於羅馬尼亞育幼院兒童的研究也顯示,社交互動和接觸刺激對成長至關重要。研究中,受到嚴重忽視以及缺乏精神刺激的兒童,其大腦與對照組相比相對較小。

接觸刺激對人類的成長至關重要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U. Anspach

格倫瓦德認為,接觸刺激對於壓力控管也非常重要,此外"肢體接觸還有助於讓我們確信自己在世上並不孤單"。因此,肢體接觸具有重要的社交功能。"這些肢體層面的溝通能建立良好穩定的關係,這種關係跟涉及兩性的行為或性動機無關。"

但並不是任何觸碰都能與這裡所談論的肢體接觸相提並論。格倫瓦德表示,肢體接觸必須符合許多條件才能產生正面效果:"它需要正確的時機與正確的對象,以正確的力道接觸正確的身體部位。"

肢體接觸能使身體放鬆

當我們舒服地擁抱或碰觸親近者時,大腦裡會發生什麼變化?格倫瓦德回答稱:"在感知層面上,適量的接觸刺激能轉化為積極情緒。"我們的大腦會活化多個腦內區域。當大腦被激活時,人體會釋放某些神經傳遞素和荷爾蒙,讓全身進入不同的狀態。"在神經心理學和神經生物學層面,大腦會將接觸刺激轉變為放鬆刺激,讓身體進入放鬆狀態。"

心理學家格倫瓦德表示,人類和其他哺乳類動物若缺乏觸碰便無法良好生長圖片來源: Philipp Brandstädter/dpa/picture alliance

克制情緒導致壓力生成

為了遏制新冠疫情擴散,我們不得不避免部分肢體接觸。這對人們的身心造成影響。保持"社交距離"的困難性因人而異。視個人需求而定,極需肢體互動者可能因此受到打擊,而沒有太多接觸慾望者則能輕鬆應對,畢竟有些人原本就不喜旁人碰觸。

格倫瓦德分析:"如果一個人有強烈的肢體互動需求,或是在生活中已經習慣這樣的觸碰,如今突然必須放棄肢體接觸,理所當然會增加壓力反應,而且不得不控制自己的需求。"

"每一次有意識的控制和忍耐都意味著壓力情緒的增加,同時因為缺少平日熟悉的身體互動所帶來的安定作用,也會生出恐懼。" 格倫瓦德認為有必要正視此情況:"依照需求程度不同,放棄肢體接觸可能產生臨床上的相關症狀。"

擁抱自己有效嗎?

如果我們擁抱自己,會發生什麼情況?能不能起相同的作用?格倫瓦德斬釘截鐵地表示:"肯定不能。如果通過自我擁抱就能達到相同效果,我們就不會是社會動物。"

缺乏肢體接觸對哪個年齡層的人士影響最大?圖片來源: Centro residenziale per anziani/Domenico Sartor/REUTERS

他表示,肢體交流是人與人交流的一部分。"自我擁抱不能帶來這樣的放鬆反應。"

擁抱的慾望寫在基因中

自新冠疫情爆發後,人們習慣避免與熟人或朋友有肢體碰觸,戴著口罩購物,與鄰居隔著口罩和社交距離相互問候。而人類是習慣動物。但這並不能使我們永久習慣這樣的緊急情況,甚至遺忘自己是社會動物。

格倫瓦德肯定地表示:"與他人的肢體交流可說是寫在我們的生物或社會DNA裡。它是由我們的童年和嬰兒時期的經歷塑造而成的。我們終將重返這樣的基本交流模式。"

對於年輕一代人而言更是如此。"他們會再次爭取肢體交流的空間。因為還有漫長的人生在等待他們。他們尚未經歷擇偶或選擇職業,其人格還需要逐漸成熟,而與他人的密集交流正是其中的一環。"這些交流無法只通過網上會面或視訊會議完成,肢體交流也不可或缺。所以人類不會變異為網路生物,人們無需對此感到擔憂。格倫瓦德表示,人類的天性會解決這些問題。

"年輕人還沒學會忍耐"

放棄肢體接觸對各年齡層的影響各有不同。其中青少年以及年輕的成年人受到的衝擊特別大。"這個族群渴望交際、結識他人和探索新生活空間,其中當然也包括與其他人的(肢體)交流。這個群體現在被迫坐在屏幕和筆電前,肯定很難熬。"

擁抱樹木能取代肢體接觸嗎?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人的年紀越輕,便越難放棄某些事物。"較為年長已經學會隱忍。但年輕人還沒有忍耐的經驗。新冠危機對年輕人造成的精神壓力明顯大於較年長者。"

替代方式

在疫情期間,我們該用什麼方法暫時取代肢體接觸?冰島林務局建議人們擁抱樹木,這是否有用?對於獨居或是渴望肢體接觸者而言,照顧動物或許是可行的方案。

 "研究顯示,當人類這個物種與其他哺乳類動物互動時,雙方都能受益。" 格倫瓦德曾經在他的著作中得出這個結論。他表示,接受專業理療按摩也是一種舒壓方式。此外,人們也可以尋求根據相關法規提供專業觸覺刺激的"專業擁抱者"的幫助。

格倫瓦德表示,當人類與哺乳類動物互動時,雙方都能受益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Themendienst/C. Klose

格倫瓦德確信人類能克服這個時期:"人類已經渡過鼠疫、霍亂、世界大戰等許多時期。柏林圍牆並沒有屹立不倒,我們也熬過了川普任期。總有一天,新冠疫情也會成為過去。"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