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疫情帶來「環保福利」?遠景不容樂觀

2020年3月21日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德國等歐洲國家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不斷攀升,令民眾感到恐慌。而長遠來看,這場疫情是否也會帶來一些積極效應呢?專家提醒,空氣品質的略微改善只不過是短期效應而已。

Coronavirus in China Rückgang Luftverschmutzung
衛星雲圖顯示新冠疫情影響下的中國 污染排放量明顯降低(2020年1月1日至20日與2月10日至25日的對比)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NASA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冠疫情讓很多德國人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幾個月前就定好的復活節渡假行程不得不取消,周末時間裡"所走就走"的自駕短途旅行眼下成了遙遠的夢想。大眾、寶馬、戴姆勒等德國知名汽車製造商也都暫時關閉了車間。不過總有一些樂觀主義者能夠在新冠病毒(Covid-19)肆虐全球、經濟面臨崩潰危險的同時看到積極的一面:當工廠減產甚至停產,車輛交通減少的時候,城市的空氣品質也有所改善。

這方面的效應三周前就已經在中國得到了印證。當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佈的衛星成像圖顯示,中國大片地區的氮氧化物污染出現了極大程度的好轉。作為疫情最早的爆發中心,武漢市從1月23日起就進入了隔離防疫狀態。在這座1000多萬人口的城市之外,中國還有許多其他地區的企業、工廠也陷入停頓,數以億計的民眾宅在家中也大大減少了交通流量。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日前通報,今年1月和2月的原煤產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3%。美國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for Energy and Clean Air)的研究人員發現,長達數周的停工使得這個亞洲大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明顯減少。

春天的氣息?

隨著中國等亞洲地區疫情減緩,而歐洲疫情爆發,歐洲航天局(Esa)也發現義大利北部地區的二氧化碳排放減少。因為義大利是歐洲疫情最為嚴重的國家,採取"封城"措施也比歐洲其它國家要早。在經歷了今年年初的霧霾之後,羅馬等義大利大城市的空氣突然變得清新了,人們深呼吸之後聞到的不再是機動車的尾氣,而是春天的氣息。這是否算是對疫區民眾的一絲安慰呢?

新冠病毒能長期改善環境嗎?真的不一定(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Bildagentur-online/Saurer

不過這也至多算是一時的慰藉罷了。因為不少環保專家都警告,限制公共生活所帶來的"氣候福利"只不過是短期效應而已。德國聯邦環境署主任邁斯納(Dirk Messner)表示,如果回顧過去的經濟危機時期就會發現,"在經濟衰退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之後,隨著經濟景氣重新恢復,更高的排放就會接踵而至"。

經濟學界也持類似觀點。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弗拉茨舍爾(Marcel Fratzscher)指出,中國已經開始逐步恢復生產。"我們現在開始重複中國的經歷,只不過推遲了不到兩個月而已。"人們寄希望於歐洲的情況不要繼續惡化,或者說疫情持續時間不要長於中國。

德國可能"超額完成任務"

至於德國的空氣品質是否會因為車流量的減少和工廠的暫時停工而出現短暫的改善,目前還難以預測。專家也強調,要想做出嚴謹而科學的評估,就必須要等到一段時間過去,數據收集全面之後。況且在空氣品質方面,除了有害氣體排放之外,天氣因素也有一定的影響力。所以在判斷新冠疫情和空氣品質之間的因果關係時,必須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全面分析數據。

根據德國環保智庫"Agora能源轉型論壇"的預測,在新冠疫情效應之下,德國2020年完成其氣候保護目標是沒有什麼問題了。從目前的疫情危機來看,德國可能還會"超額完成任務"。
然而從長遠來看,不少環保專家都持相對悲觀的態度:在疫情危機之下,氣候保護的政治議程可能會被擱置到一邊。

雨涵/任琛(德新社)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