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健康

疫情引爆中港矛盾  兩地在吵什麼?

李澄欣
2022年3月18日

最新一波Omicron疫情引發中港罵戰。為什麼內地醫護援港觸動港人神經?林鄭為何成為兩地人民的眾矢之的?清零和共存如何變成意識形態之爭?德國之聲整理五大爭議點。

Hongkong | Überfüllte Krankenhäuser aufgrund von Corona
第5波疫情把香港醫院變成這個樣子圖片來源: Peter Parks/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第五波疫情在2月大爆發,至今未能平息,累計98萬人確診,近5000人病亡。特區政府向中央政府請求支援,破天荒引入內地貨車司機丶屠夫及醫護人員等,但由於中港兩地法制丶醫療體系和文化不同,引伸出一系列法律權責爭議。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動用《緊急法》解決阻礙抗疫的法律問題,並多次表示抗疫如「打仗」,不可以完全按正常規矩辦事。港人質疑有利益輸送丶凌駕法律之嫌,內地人則批評香港人不知感恩丶高高在上。

與此同時,中國疫情在3月開始遍地開花,網民把矛頭指向香港,指香港把關不力向內地「投毒」,進一步激化兩地罵戰。

1. 內地醫護在港「淪為護工」?

300多名內地援港醫療隊成員日前抵港,特首林鄭月娥親自迎接。他們將於亞洲國際博覽館社區治療設施,協助醫管局為確診病人提供治療。

微博日前流傳一張「協同模式開展初期護理常規工作及分配表」,當中列明香港醫護負責派藥丶注射藥物等工作,內地醫護則負責協助病人更換尿布丶轉身丶餵飯丶驗血糖等工作。

分工表惹起大量內地網民不滿,批評內地醫護只能負責護工的工作,得不到尊重,「髒的丶累的全是內地醫護干,請問還要香港醫管局的醫護幹嘛,全部裁了算了」,「派的這些護士都是精英,都是廣東幾大醫院選出來學歷至少都是本科,現在天天讓干護工的活純粹欺負人」,有網民更說「香港回歸了幾百萬大爺,希望台灣不要這樣了,否則我覺得還是讓他們獨立吧,實在受不了把我們當奴才用」。

香港網民則在連登討論區指,內地醫護受薪來港工作可以住在迪士尼飯店丶包食宿,條件優厚但「第一天就投訴做護工」;「太難又怕出事,太易有嫌下欄(低級),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巨嬰」,「這麼委屈就不要來」;也有香港退休護士表示,分工表上所謂低級工作都是護士每天本來就要做的,「是routine job來的」。

有意見認為,內地醫護沒有在香港註册,屬「無牌執業」,本來就不能打針丶開藥;加上兩地醫療術語不同,香港醫護慣用英文,內地醫護慣用中文,安排內地醫護負責醫療風險較低的工作很合理,因為出了事要追究的話「是香港醫管局責任」,「高風險程序全部香港護士背負,有什麼事被病人投訴,港護士一力承擔,他們強國VIP還想怎麼樣?」。

林鄭月娥回應指,目前兩地醫護「協同」模式工作,非完全交給內地醫護,兩個團隊溝通過並達成共識,外界不應「一張紙評價」,並強調所有醫護都是白衣天使,全香港社會對於中央支援都應該致以萬分感謝。

有封城傳聞時人們趕緊去買吃的圖片來源: Vincent Yu/AP/picture alliance

2. 記者問「如何投訴內地醫護」惹議?

另一風波涉及內地醫護法律責任問題。Now新聞台女記者16日在疫情記者會上問及「若市民治療時與內地醫護有問題,想投訴他們,或者不幸有醫療事故時,可以向哪裡投訴,流程是怎樣,可否講清楚?」。當時醫管局行政經理回應稱「不論投訴丶讚揚,跟醫管局現時機制一模一樣」。

同一條問題,立法會議員鄧飛此前一天也問過。但中聯辦旗下《大公報》針對Now新聞記者發文批評其提問「涉仇恨內地醫護」,親北京建制派組織「香港政研會」也發起聯署嚴厲譴責,指控該名記者「極有可能觸犯《香港國安法》」,要求Now新聞台管理層交代機構立場及馬上解僱涉事記者。

內地網民在微博表達不滿,指「最好的投訴就是不去醫院,然後讓自己病死」,「香港政府有沒有告訴內地支援醫護人員,如遭到惡意挑釁者怎麼辦?」,「漁村死了5000人沒見要投訴誰,支援的內地醫護剛進場這群人開始擺姿勢了」,又稱該名記者是「黑記」,「為反對而反對」。

在政治壓力下,Now新聞台在17日罕有發聲明指該記者有關提問引起市民關注及不滿,「對此深感抱歉」,強調該台「非常感謝中央和內地的無私支援」。該台內部會議錄音當天下午流出,新聞台主管陳鐵彪批評一班記者「價值觀不對」丶「立場有問題」,強調自己支持內地醫護來香港丶「救人如救火」。記者反問,陳的個人立場與記者提問有什麼關係,又指記者是代表市民問問題,陳回應稱「No,你先代表Now台。」

事件震驚香港新聞界,不少記者在社群網站貼文聲援該名同業,指該提問合情合理,「提問無罪」丶「這樣也要道歉,之後還有什麼新聞可以做?」,也有人批評陳鐵彪干預編采自主,粗暴破壞新聞自由。

香港記者協會發聲明指對事件深表遺憾,強調記者提問是基於公眾知情權及公眾利益,而且官員兩度正面回答,是肯定該提問的價值;記協對Now新聞台道歉表示遺憾,憂加劇編采人員的自我審查,並促請該台勿因外界壓力而追究並無犯錯的員工。

3. 深圳封城丶香港逍遙?

廣東疫情持續升溫,深圳13日晚間突然宣佈封閉式管理,要求民眾居家辦公丶限制非必要的人流移動,公共交通停運,形同「封城」。

《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即時發文指「香港牽連了深圳」,網民也認為「香港整天在旁邊『投毒」,深圳怎麼能好?」,「國家還派人援助香港,結果現在自己也燒起來了!」。

同一天,香港市民在海灘嬉水的照片在微博廣傳,內地網民批評「深圳在封城,你們卻在逍遙?還能出去玩水」,「香港人早就躺平了,難怪死亡率那麼高」。有人甚至要求撤回內地援港物資及醫護,「關閉口岸,讓香港自生自滅去吧,真的,別熱臉貼冷屁股了」,甚至出現「希望香港700萬人得新冠死光」等仇恨言論。

香港網民則說,「Omicron是天然疫苗,如果真的是香港傳入,你們多謝都來不及」,又反問新冠病毒「發源地在哪?零號病人在哪?」,指新冠疫情從一開始就是由內地傳播,因中國官方隱瞞疫情才導致全球大流行。也有網民翻舊帳表示,2003年SARS同樣是因為廣州隱瞞疫情,把病毒帶到香港而導致數百人死亡。

海灘事件發酵隔天,香港政府隨即宣佈17日起收緊限聚令,不準市民進入海灘。香港網民指海灘屬於空曠郊外,傳播風險低,批評圍封海灘的決定缺乏科學根據,又認為港府重視內地民意多於香港民意,諷刺指:「小粉紅講一句,勝過二百萬人上街。」

4. 林鄭什麼時候下台?

對於有內地網民質疑香港疫情「拖國家後腿」,特首林鄭月娥17日在記者會上說,社交平台每天有很多評論丶揣測與謠言,「我的最佳回應就是不要看丶不要聽丶不要信,所以我不打算評論」。

此番言論引發內地微博網民抨擊,反問跨境貨車司機受感染丶從香港到上海的確診個案是否都是假的,又斥「聽不進就別求中央,自生自滅好了」,「既然無視人民的聲音,那她為誰服務?」,「臉大到這種程度的,只有香港官員了,各省領導怕是要吐血了」,「林鄭這個人一直在激化矛盾」。

另有網民質疑,內地市長書記抗疫不力就烏紗不保,為何林鄭還可以穩坐特首之位,質問:「林鄭什麼時候下台?」對此,有香港網民戲稱「一針見血」丶「第一次這麼認同小粉紅」,指內地人這次終於見識到港府之無能丶林鄭之剛愎自用,也算是「we connect」。

人們問她何時下台?圖片來源: Vincent Yu/AP/picture alliance

5. 香港被「清零」國策綁架?

追本溯源,這波中港矛盾的核心源於「清零」與「共存」之爭,香港陷入「兩邊不討好」的窘境。政治上,香港必須跟隨「動態清零」的國策,惟香港沒有內地「舉國體制」的威權統治工具,執行起來不倫不類。港府高官曾一度放風指3月底不排除實施「禁足」以推行全民強制檢測,引起全民恐慌搶購物資,但後來林鄭又轉口風稱「與深圳不能比」丶「一定不會封城」。

內地網民紛紛批評香港是假裝掙扎丶實質躺平,「感覺林鄭越來越跟不上中央的節奏了,不是不能跟,更像是不想跟」,「資本主義的道路就是自私自利」,「香港這次抗疫失敗歸根結底還是對大陸不認同!回歸這麼多年了,統戰做得真的失敗!」。

香港人則批評港府搖擺不定,浪費人力物力,「搞一場大龍鳳,都是為了交功課做給北京看」,「有沒有想過檢出陽性怎麼處理?分分鐘驗到十萬八萬人陽性,阿爺(中央)是不是讓你送去大灣區?」

事實上,清零不獲香港社會廣泛認同。香港民意研究所2月11日公佈的民調顯示,57%受訪者認為「與病毒共存」更適合香港,贊成「動態清零」的僅32%。

清零政策下,港府一直要求所有確診者進醫院或入住隔離設施,後來才放寬居家隔離。不少香港網民怨稱,若一早走共存之路,集中醫療資源留給重症患者,就不會導致今天醫療系統崩潰,也根本不需要「矮化香港」去請求內地醫護援助。

病毒至今沒有清零,香港經濟就首先清零,飲食業丶零售業丶航空業等都進入冰河時期,超過2,000家食肆停業並引發失業潮。

有別於中國內地可以閉關鎖國「內循環」,香港是外向型經濟,鐵腕入境管制已動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自1月起禁止包括美國丶英國丶加拿大丶法國等八個國家的航班赴港,造成大量金融人才出走,轉到新加坡等奉行寬松政策的國家。香港美僑商會最新調查發現,六成企業認為旅遊限制是目前香港經營環境的最大挑戰,33%受訪企業表示可能因此離開香港。

特首林鄭月娥17日表示,感覺到市民對防疫政策的容忍度正在減退,金融機構亦失去耐性,經中期評估後,將會在20日或21日交代防疫政策的調整方向,包括入境管制丶航班禁飛丶全民強制檢測丶面授課安排以及社交距離措施。但不少香港網民都認為松綁政策來得太遲,紛紛表示「她剛睡醒嗎?我們已經失去耐性了兩年」,「我的容忍力已經清零」。

香港醫院人滿為患 抗疫進入「戰場模式」

02:21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