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疫情過後 中國還會是世界工廠嗎?

Ashutosh Pandey
2020年4月28日

新冠疫情暴露出企業和政府在醫藥、汽車等各行各業過度依賴中國的問題。儘管如此,有專家指出,許多企業依然不會選擇在短期內打包走人,將生產遷出中國。

China Huaibei Batterie Produktion
中國憑借發達的製造業在世界市場幾乎所向披靡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冠疫情的爆發和政府出台的種種控制措施給全球供應鏈帶來了影響,工廠突然停工,超市無法補充庫存,不少貨物出現緊缺。 這場危機造成前所未有的混亂,全球各大企業從中汲取教訓,以便未來更好地應對衝擊。不過,大多公司並不會考慮拋棄中國這個世界大工廠。

沃頓商學院營運、訊息與決策教授莫裡斯‧科恩(Morris Cohen)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我並不認為中國作為製造業主要供應商的地位會改變。也許在某些行業會有變化,但總體來說,不會出現結構性改變。"他補充說,有些人說我們要把製造業撤回美國去,但這是不會發生的。"

過去20年裡,西方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開拓新的市場,大規模進軍中國,中國也逐漸成為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如今,中國GDP佔全球比重的近20%,這也和外企在中國的投資不無關係。根據一家德國公司最近的一項調查,五分之四的大型企業都依賴中國的供應商。

在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各地蔓延之前,中國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就顯而易見,不過,僅有幾個省份是主要的供應商,其中包括關鍵製造業中心湖北省。封城措施實施之後,世界各地的公司都感到了壓力。汽車製造商,比如現代汽車、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等等由於無法從中國獲得零件,被迫暫時停產。

"中國+ 1"策略

普遍估計,因為供應鏈出現問題,企業們可能會把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到越南、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家。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勞動裡成本上升等原因,近幾年,一直有外國企業將業務遷出中國。2018年至2019年中美貿易戰燃燒激烈之時,外企們為了避免上交關稅等原因,紛紛將業務遷到鄰國。麥肯錫咨詢公司生產和供應鏈專家阿利克(Knut Alicke)告訴德國之聲:"疫情危機期間,許多公司都在尋找替代中國的供應商。有些公司找到了,有些公司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沒有找到。那些找到替代供應商的人未來不會再轉回到中國生產。"

不過有不少專家們認為,即使企業在其他國家找到供應商,這些公司也將繼續留在中國,在這塊巨大的市場佔據一席,他們將此稱為"中國+ 1"戰略。還有一種說法是,其他國家可能在技術工人、基礎設施和原材料方面無法滿足這些企業的需要,難以替代中國。

中國美國商會3月份的一次調查顯示,超過70%的企業表示目前還沒有將生產和供應鏈業務遷出中國的計劃。中國美國商會會長畢艾倫(Alan Beebe)表示:"與某種說法不同,基於中國的數據表明,我們的大多數會員不會很快打包走人離開中國。值得一提的是,在經歷了數月的封鎖後,中國似乎走在了全球經濟復甦的前列,許多公司最初選擇中國的理由至今依然成立。"

中國巨大的生產能力不容忽視,這一點短期內不會改變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K. Frayer

製藥行業回歸本土

不過至少有一個行業的情況可能會出現改變:製藥行業。疫情的爆發也暴露出企業和政府在口罩和呼吸機等重要藥品和醫療設備上對中國的過度依賴。中國和印度是全球藥品供應鏈中發揮著關鍵角色的兩個國家。全球抗生素所必需的活性藥物成分約80%-90%來自於中國的工廠,印度則在全球仿製藥市場佔據主導地位。

儘管疫情造成了供應中斷,不過目前還沒有造成重大的藥品短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企業有8至10個月的庫存。沃頓商學院的科恩表示:"我們沒有完全意識到這有多大的風險。只有唯一的供應來源,如果這個來源有問題,就有大麻煩了。因此,謹慎理性的做法是,重新考慮,或許可以有多個供應來源。我認為製藥公司會迅速做出反應,因為生產中斷的風險和後果是巨大的,轉移生產也不是那麼困難。可能成本會上升,但比搬遷鋼鐵廠或汽車廠會更容易。"

延伸閱讀:疫情加劇德國藥品供應瓶頸?

供應鏈專家表示,疫情爆發可能會促使企業增加庫存、尋找替代供應商,比如離本土更近的國家,利用數據和技術更好地跟蹤供應商和客戶,以此增強供應鏈的彈性。麥肯錫咨詢公司生產和供應鏈專家阿利克指出:"過去幾年,每當危機出現,人們就會開始思考:我們得做點什麼,我們需要建立業務連續性計劃,我們需要供應鏈風險管理。危機過去大概六個月後,這種討論也結束了。這種現象讓供應鏈業界人士灰心沮喪。"

然而,這位專家補充說,當前危機的嚴重性可能最終會迫使企業採取行動:"多種因素綜合在一起。較之以前的幾場危機,這場危機要嚴重得多,影響也大得多。供應鏈之間的聯繫最近更為緊密。九年前福島核事故發生時,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與現在不一樣。另外,投資方也給企業施加更大的壓力,要求這些企業確保供應鏈的彈性。"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