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白日焰火》擒得金熊

2014年2月15日

柏林電影節大獎揭曉。中國導演刁亦男執導的《白日焰火》獲最佳影片獎,擒獲金熊。該片的男主演廖凡也將最佳男演員獎(銀熊)收入囊中。

Berlinale Filmstills - Bai Ri Yan Huo NO SOCIAL MEDIA
《白日焰火》劇照,左為男主演廖凡圖片來源: Berlinal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三部電影入圍,金熊、銀熊收入囊中。中國電影在第64屆柏林電影節上可謂是成績斐然

柏林電影節在德國時間周六晚(2月15日)落下帷幕。中國導演刁亦男憑借《白日焰火》獲最佳影片獎,擒獲金熊。男主演廖凡獲得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另外,中國電影《推拿》摘得最佳藝術貢獻獎。

導演刁亦男發表獲獎感言圖片來源: Reuters

大獎結果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頒給了開幕電影韋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執導的《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最佳導演獎由執導《少年時代》(Boyhood)的美國導演理查德‧林克萊特(Richard Linklater)獲得。

中國演員廖凡憑借其在《白日焰火》中的表演獲得最佳男演員銀熊獎。最佳女演員獎由日本演員黑木華(Hana Kuroki)獲得(電影《小小的家》)。

《白日焰火》劇照圖片來源: Berlinale

中國電影《推拿》獲得最佳藝術貢獻(攝影)銀熊獎,獲獎攝影師是演員梅婷的丈夫曾劍。

法國電影《縱情一曲》(Aimer, boire et chanter)獲得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特別創新作品獎),其導演是阿倫‧雷乃(Alain Resnais)。

最佳劇本銀熊獎由德國電影《十字路口》(Kreuzweg)獲得。

最佳短片金熊獎由《只要我們還有氣槍》(Tant qu'il nous reste des fusils à pompe)獲得;最佳短片銀熊獎由《實驗室》(Laborat)獲得。

最佳電影處女作獎由墨西哥導演阿隆索(Alonso Ruizpalacios)獲得。

其他獎項

面向"同志影片"(男女同性戀題材)的泰迪熊獎頒給了巴西導演裡貝羅(Daniel Ribeiro)的《他看起來的樣子》(Hoje eu quero voltar sozinho)。電影講述了一名15歲的盲人少年嘗試控制他的生活和情感。

《他看起來的樣子》的劇照圖片來源: Berlinale

蘇黎世出生的導演豪普特(Stefan Haupt)憑借電影《一圈》(The Circle)獲得了泰迪最佳紀錄片獎。影片紀錄了瑞士第一個同性戀權利組織自20世紀50年代興起的歷程。

衣索比亞导演梅赫裡(Zeresenay Berhane Mehari)的《綁架式婚姻》(Difret)獲得了全景單元的"觀眾獎"。全景單元是專門為藝術電影和獨立製片人作品預備的環節。觀眾獎顧名思義,由觀眾問卷調查選出。電影講述了一名被輪奸的14歲少女槍殺了強姦她的男子而被控謀殺的故事。這部電影是埃塞爾比亞歷史上第四部被選入全景單元的作品。

《綁架式婚姻》劇照圖片來源: Berlinale

澳洲女导演海德(Sophie Hyde)的《52個星期二》(52 Tuesdays)獲得水晶熊最佳影片獎。該獎項在"一代"這個專門針對4-18歲青少年觀眾的單元由少年評審團選出。電影講述了一個家庭"尋根"的故事。

青少年題材大行其道

在場刊評分中拔得頭籌、最終獲得銀熊最佳導演獎的《少年時代》拍攝歷經12年,講述了一個父母離異、家庭混亂的男孩從6歲開始直至成為大學新生多年間的掙扎。

《少年時代》劇照圖片來源: Martina Sowinski

另外獲得最佳劇本銀熊獎、德國電影製作人布呂格曼兄妹(Anna/Dietrich Brueggemann)表現天主教狂熱的電影《十字路口》的女主人公也只有14歲。她試圖在忠於天主教原教旨主義與現代青少年生活間尋找平衡。

《十字路口》劇照圖片來源: Dietrich Brüggemann

今年的評審團共50人,評委會主席是美國製片人、編劇沙姆斯(James Schamus)。沙姆斯曾擔任《斷背山》的製片人,和著名導演李安是老相識。主要評委還包括兩屆奧斯卡獎得主瓦爾茲(Christoph Waltz)、007系列電影的製片人布洛克裡(Barbara Broccoli) 。另外,中國香港演員梁朝偉也在評委隊伍中。

綜合報導:萬方

責編:文木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