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百萬中國移民如何在非洲建立新帝國?

2014年8月9日

《紐約時報》前上海分社社長傅好文在其新書《中國的第二塊大陸:百萬移民如何在非洲建立新帝國》裡,沒有糾結中非關係中孰輸孰贏,而是將目光投向形形色色的個體。

China Einfluss in Afrika Baustelle in Addis Abeba Äthiopien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您的這本書和其他有關中國人在非洲的書有何不同?

傅好文(Howard W. French):我倒是不知道有很多關於中國和非洲的書。媒體通常都會從較遠的分析角度進行相關報導,我將這個角度稱為"3萬英呎視角"。這些記者一般都會專注於中國的方法相較他們眼中的"西方模式"孰贏孰輸?我認為這類分析總體來說過於乏味,因為它基本沒有表現非洲本土的現實,沒有提及這一新興活力中主角的想法,而這些主角正是中國人和非洲人本身。

除了掌握流利的中文,您是如何讓採訪對象向您吐露心聲的?

傅好文:真誠是很重要的一點。如果一個人作為記者可以表達自己對這個人物著實感興趣,表現出耐心和包容,不要像一個趕時間的記者,就總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故事和為對方的坦誠感到驚訝。

您所遇到的人形形色色,各有不同。那麼在非洲的中國人有哪些共同點呢?

非洲新一代中國移民最主要的特點是他們一般都是工薪階層,辛苦存錢,為的是在一個對他們而言遙遠且陌生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

在非洲生活多年的傅好文推出新書圖片來源: Knopf

在非洲的中國人融入當地的程度如何?

很難一概而論。有人認為中國人可以很好地融入當地,有人則認為中國人與非洲當地社會相對隔離。我發現較為引人注意的一點是:雖然中國移民大量湧入,但是人們在西方國家可以看到的傳統的"中國城"卻寥寥無幾。西方國家裡"中國城"的形成當然和西方針對中國的種族主義有關,我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非洲人遠沒有那麼排外。

如果非洲真的成為中國的第二大陸,西方國家會袖手旁觀嗎?

中國在非洲尋求長期利益,使用以量取勝的原則。西方很慢才反應過來,現在才著手應對。除此之外,中國和西方趨向於佔領全球經濟中不同的位置,因此他們目前在非洲的競爭尚且不是針鋒相對,也並非零和博弈(即一方獲利,另一方必然受損)。然而以後如果西方找不到更有效的方式拉攏非洲,特別在經濟領域,當非洲開始在世界經濟中扮演遠比現在重要的角色時,一個在工業生產領域不斷提升經濟價值鏈的中國將會在非洲享有巨大優勢。

您曾指出中國人通常會因其在中國的籍貫而形成一個個小團體,他們通常將其他省市的人視為競爭對象。這些不團結的中國人如何在非洲建立起一個你所說的"帝國"呢?

對"帝國"一詞的理解應該更加細致。我在書中指出,中國建立了一些和非洲經濟合作的模式,這些模式卻極為不平等,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優勢。中國在非洲進行大量基礎設施建設的方式富有新殖民主義色彩:中國提供設計和策劃、勞動力、甚至低級勞力,中國提供貸款,甚至在許多情況下提供原材料。也就是說,中國建立了一個可以不斷擴大自我利益和優勢的反饋回路。非洲人從中獲得極少的技術知識。中國移民在建立這一系統中扮演著另一個角色:他們加強中非之間的貿易、金融和文化聯繫,這些聯繫長期內可以大副提升中國的影響力。

傅好文現在在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任教圖片來源: Howard W. French

您計劃出這本書的中文版,並在中國大陸發行嗎?還是這本書可能因為太具批評性而無法出版?

對我這本書迄今為止最好的評價來自一名亞馬遜上的中國讀者,他說這本書的公平程度令其印象深刻。明年初將會推出一個台灣版本,但是我尚未和中國大陸出版商討論過出版這本書的事宜。

採訪記者:安靜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