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石油-伊拉克戰爭的決定因素

2002年10月26日

聯合國桌子周圍幾周來爭執不下。美國堅決要打,俄法堅決不讓。有人認為,這主要是出於對石油的爭奪。是這樣嗎?

莫斯科Lukoil集團總部圖片來源: AP

流亡英國的阿裡.本.侯賽因在路透社的採訪中大談石油,他認為,一旦薩達姆被趕下台,圍繞著伊拉克石油就要重新洗牌。美國的石油公司將重新獲得他們在伊拉克被封存的權利,言下之意,俄國和法國的石油公司將要出局。

阿裡.本.侯賽因是最後一個伊拉克國王的堂弟,伊拉克反對黨伊拉克國民大會(INC)的發言人。

美俄法在伊拉克的石油利益

伊拉克在世界石油王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石油儲量佔世界已探明儲量的11%,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居第二位。

美國石油巨頭們在伊拉克的石油開發權從海灣戰爭後就被封了。與此相反,俄國石油公司路克石油(Lukoil)和法國石油公司托塔爾芬納艾爾夫(TotalFinaElf)卻在海灣戰爭之後跟伊拉克簽署了開採石油的合同或草簽合同。

阿裡.本.侯賽因對此表示了憤怒,他說,在薩達姆被趕下台後,應該推翻這些合同,把這些歐洲人從伊拉克趕出去。這個威脅看上去很有份量,因為伊拉克國民大會已被華盛頓定為下一任的伊拉克執政黨。

不光是伊拉克國民大會持這樣的觀點,世界上的專家們也擔心:在美英對伊拉克的戰爭結束後,會發生圍繞石油的冷戰:美國的石油公司艾克森和切夫容德克薩克對歐洲的石油公司。

甚至一些以嚴肅著稱的通訊社也估計,戰後,美國會把軍事成果直接變成石油經濟成果,以不應該跟薩達姆政權合作為名把那些歐洲石油集團趕出去。

法國與俄國石油王們的「倒行逆施」

海灣戰爭以後,美國把伊拉克視為禁區。但俄國人和法國人不管那一套。法國托塔爾芬納集團的總裁德斯瑪熱斯特不管美國人的反對,執著地追求著伊拉克石油。

他的野心很大:他的集團是同業中的老四,為了擠進艾克森、英國石油公司和殼牌石油公司霸佔的三套車裡去,他的集團要有超水準的發展。托塔爾集團在90年代跟伊拉克的兩個油田簽署了兩個草簽協議。到適當時候,那裡可以每天湧出100萬桶以上的石油來。

俄國是伊拉克的鄰居,傳統上關係一直很密切。至今仍然局部歸國家所有的路克石油公司已經跟伊拉克簽署了正式協議。這個協議確保了和平時期到來後,該公司擁有在伊拉克西庫爾納開採石油的權利。這個協議將為路克石油帶來200億美元的收益。路克石油集團已經為此在伊拉克作出了大量的投資。但是,如果薩達姆下台,如果伊拉克國民大會把他們的威脅付諸實施,那些巨額投資就打水漂了。

美國真的為了石油不顧一切嗎?

看上去,為了石油而爭奪伊拉克的理論有其可信性。但矛盾的方面是:如果美國抱著這樣的目的去行動,它的第一步就很難邁出。有些專家估計,為了爭取俄國和法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中支持美國的立場,美國一定已經私下對這兩個國家作了保證,在薩達姆下台後,一定維護俄法在伊拉克的石油利益。

事實看上去也是如此。俄國總統普丁已經親自向路克石油集團的總裁阿勒培洛夫保證說,俄國在伊拉克的石油開采權將來不會受到觸犯。也確實很難設想,薩達姆的取代者們將來會不顧一切地廢除有效的合同。如果那樣做,會把其它投資者也嚇得退避三舍。

另外還有個論據可以駁斥目前已簽署的協議或草簽協議決定美俄法利益與立場的觀點。那就是:歐洲這些石油公司,法國的托塔爾、俄國的路克石油,還有義大利的艾尼石油,他們雖然跟伊拉克簽署了文件,但這些文件目前無法落實。這是因為有個很大的絆腳石,而這個絆腳石就是薩達姆。

並不是說薩達姆不允許,而是因為:在聯合國對伊拉克的禁運令仍然有效的今天,任何歐洲石油公司都不可能正式開始在伊拉克建設油田。薩達姆下台將導致開禁,到那時,不僅美國石油公司可以重新進去,俄國和法國的協議也才能真正產生效益。當然,前提是新政府不廢除這些協議。

俄國和法國的石油老闆們並不是笨蛋。他們懂得,無論政權如何更迭,伊拉克石油產業的中層領導將不會更迭。這些年來,他們對這些中層領導和重要的工程師們作了大量的友好工作。這些精力不會白費的。

然而,還是為了石油!

儘管如此,美國立意要打伊拉克,大有八匹馬拉不回的架勢,說穿了還是為了石油。

其一,不見得非要在戰後跟俄國人、法國人、義大利人等大打冷戰。伊拉克石油多得很,誰都可以得到利益。美國人也不例外。

其二,專家們認為,這也許是最重要的原因:假如推翻了薩達姆,就解除了美國最擔心的一個威脅。這個威脅是:薩達姆隨時可能以大規模殺傷武器進攻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藏國和開采國沙烏地阿拉伯,然後以它自己的石油來敲榨西方。於是,伊拉克的石油源源不斷湧向世界,伊拉克將佔據世界石油輸出組織的領導席,掌握世界石油的價格。

對布希來說,把石油的主動權抓在手裡,這才是最關鍵的。至於讓俄國人法國人跟著也賺點小錢,那是無所謂的。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