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政治日本

石破茂辭職如何影響日本政壇?

2025年9月8日

石破茂辭去日本首相一職後,其黨內競爭對手已躍躍欲試窺視黨魁寶座。日本會進一步向右轉,還是溫和派將再次執掌政府?

Japan Tokio 2025 | Ministerpräsident Shigeru Ishiba bei Pressekonferenz
圖片來源: Kyodo News/AP Photo/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其領導的執政聯盟在參眾兩院失去多數席位後,石破茂於周日晚間宣佈辭去日本首相職務

自民黨此前計劃於周一舉行會議,就是否應提前選舉自民黨總裁進行表決。如果表決通過,意味著石破茂將被迫下台。

在某種程度上,石破茂是按照自己意願卸任的,他可以宣稱自己已經成功實現了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這一主要目標。「既然與美國關稅措施的談判已經結束,我認為現在正是合適的時機,」他周日表示。

但在日本面臨國內外重大挑戰之際,他的離職以及未來數周希望接替他的候選人的競選活動,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更大的政治不確定性。

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東京分校政治學教授村上博美(Hiromi Murakami)表示:「政治停滯意味著,在影響普通民眾的問題上幾乎無能為力,例如物價上漲、生活成本高企、薪資憂慮以及國家安全。」 她告訴德國之聲:「人們希望為他們面臨的實際問題找到真正的解決方案。我認為,公眾對又一位領導人上任不到一年(離職)深感失望,現在我們不得不重新開始。」

自民黨在今年7月的參議院選舉中失敗圖片來源: Franck Robichon/AFP

十月黨內選舉前的競爭

石破茂將繼續留任至自民黨選出下一任總裁為止。下一任總裁將擔任首相,領導一個需要與其他政黨妥協才能在立法方面取得進展的少數派政府。

自民黨總裁選舉預計將於10月初舉行。目前已有多名候選人被提名為可能的挑戰者。

在石破茂辭職前幾天公佈的一項民調顯示,兩位最有可能的挑戰者,一是前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民族主義者高市早苗,她獲得約23%的民眾支持,而立場更偏中間的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的支持率約為20.9%。

去年,高市早苗在黨魁選舉中敗給了石破茂。儘管在第一輪投票中領先,但她最終落敗,因為大多數自民黨成員對她在一些關鍵問題上的右翼立場感到擔憂。

鑑於日本極右翼勢力的崛起,高市的民族主義立場和對華強硬觀點或許不再被視為問題。

自民黨在7月份的議會大選中落敗,席位主要被日本保守黨和參政黨等右翼民族主義政黨奪走。這些政黨都堅決反對移民,希望禁止外國人在日本擁有房產,並呼籲大幅增加國防開支,以應對來自中國、北韓和俄羅斯日益增長的安全挑戰。

這些政黨的其他主張還包括加大對皇室的支持、反對賦予LGBTQ+ 群體更多權利,以及維持禁止女性婚後保留自己姓氏的政策。

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之子小泉進次郎是競爭黨魁的人選之一圖片來源: Kim Kyung-Hoon/REUTERS

誰是日本首相的熱門候選人?

東京國際基督教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斯蒂芬‧納吉(Stephen Nagy)表示,高市和小泉若出任首相,都將面臨著嚴峻挑戰。

他告訴德國之聲:「小泉進次郎非常善於表達,他很聰明,而且他是小泉純一郎的兒子,後者自2001年起擔任首相六年,深受民眾愛戴。但他很年輕——只有44歲——經驗有限。我很好奇,那些在自民黨仍然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八十多歲的老人,是否也認同他的世界觀。」

納吉說,另一方面,高市早苗經驗豐富,被視為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門生。她曾領導該黨的政策委員會,並曾在內閣任職。她若當選將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

但是,「她的許多核心價值觀——反對同性婚姻,以及她對(女性)婚後保留娘家姓的立場——並沒有引起普通選民的共鳴。」

其他候選人也有可能脫穎而出,包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和河野太郎,後者在自民黨內部被視為特立獨行者。

高市早苗被視為有力競爭者圖片來源: Kazuhiro Nogi/AFP/Getty Images

納吉預測,日本將重現小泉純一郎首相任期後的動蕩局面,當時日本六年內更換了六位首相。

「我認為,日本將在未來五六年內出現首相的頻繁更替,直到出現一位能夠真正將全黨團結起來的領導人,」他說。

國家重啟的契機?

自民黨傳統上是一個廣泛的中右翼政治聯盟。儘管面臨日益高漲的右翼運動的挑戰,納吉仍然相信,該黨能夠避免像其他日本政黨那樣分崩離析的命運。

然而,村上博美並不認同這種觀點。她表示,自1955年成立以來一直主導日本政壇的自民黨或許最終走到了盡頭。「自民黨極右翼與中間派之間存在巨大分歧,而且這種分歧還在不斷擴大,」她說,「這使得自民黨自身難以就政策和優先事項達成共識,更不用說與其他政黨結成聯盟了。」

但村上指出,危機中蘊藏著機遇。「最終,這或許是一個讓自民黨和普通民眾認真討論日本未來最佳發展方向的機會,」她補充道,「這可能是我們國家重啟的契機。」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Julian Ryall 德國之聲駐東京記者,關注日本及朝鮮半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