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在10月26日向其「天宮」空間站派出了新的太空人乘組。據中國官媒央視新聞報導,搭載「神舟17號」飛船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於周四上午11點14分自甘肅酒泉發射。約10分鐘後,「神舟17號」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央視報導稱太空人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成功。
周四上午,數百名觀眾聚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火箭發射場周圍,其中一些人身穿中國航天局的藍色制服。現場直播顯示,目前在「天宮」空間站上的工作人員也關注了火箭的上升過程。
平均年齡最低
本次搭乘「神舟17號」的太空人湯洪波、唐勝傑、江新林將接手「神舟16號」乘組的工作。這三名太空人平均年齡僅38歲,是自「天宮」空間站建成以來最年輕的一組。其中,擔任指令長的湯洪波今年48歲,唐勝傑和江新林分別為34歲、35歲。
值得注意的是,湯洪波曾在2021年作為首批執行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的太空人。此次他將成為重返「天宮」第一人,也是截至目前執行兩次飛行任務間隔最短的中國太空人。
這是中國太空計劃的最新一次任務,《中國航天報》報導指出,「神舟17號」將在啟程約6.5小時後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形成三艙三船組合體。隨後,「神舟17號」與「神舟16號」太空人乘組將在太空會師。
進行首次站艙外維修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表示,最新一組的太空人除了空間科學與應用載荷在軌實驗等常態化工作外,還將首次進行空間站艙外試驗性維修作業,以修復「空間微小顆粒撞擊所造成輕微損傷」,預計新乘組將駐留於「天宮」空間站約六個月。
今年5月,中國將三名「神舟16號」太空人成功送入太空,其中包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學者桂海潮,他也是中國首位非軍人出身的太空人。截至目前「神舟16號」成員已經在天宮上度過了近五個月的時間,中國官員周三表示,這批乘組將於10月31日完成交接後返回地球。
中美「太空競賽」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的「航天夢」計劃已全面啟動。在成為第三個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國家後僅20年,現在的中國已運作一個現代、全功能的空間站,並向月球和火星發射了探測器。美國宇航局NASA負責人內爾森(Bill Nelson)曾表示,與中國處在一場「太空競賽」之中。
中國政府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還打算在月球表面建造一個基地。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周三重申了這一目標,稱「正在扎實推進各項研製建設工作,確保如期實現2030年前中國人登陸月球的目標」。同時他還表示,隨著載人登月任務不斷推進,待相關條件成熟後,未來也會正式邀請國外航天員一起參與登月飛行任務。
1957年「斯普特尼克」號衛星的發射升空震驚了全世界。從此開始了超級大國間的一場聲望和軍事競賽。直到今天還不斷有更多的衛星發射升空。
圖片來源: Imago/ZUMA Press
共有三隻狗狗,萊卡(Laika)、Ptscholka和Muschka為科學獻出了其生命。圖片中的狗狗萊卡是搭乘「斯普特尼克2號」衛星首次進入太空的生物。然而它未能完成這次太空之旅。衛星成功發射數小時之後,由於衛星艙內溫度驟升,沒有穿戴任何防護裝備的萊卡最終死亡。
圖片來源: Imago
蘇聯科學家展開生物太空之旅的嘗試,希望以此為載人航天飛船進行試驗。狗購萊卡的首次太空之旅3年之後,生物進入太空的試驗終於成功。名叫Belka (左)和Strelka的兩隻狗狗 在太空遨遊一天後安全返回地球。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Heritage Images
不僅「斯普特尼克」號衛星首次成功帶狗進入太空,而且前蘇聯的航天業也譜寫了載人進入太空的歷史。1961年,蘇聯太空人加加林(Gargarin )成為搭乘「東方一號」進入太空的第一人。他在太空遨遊整整108分鐘,降落時不是乘坐飛船而是憑借降落傘著陸在全球引起轟動。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D.Miller
僅2年之後,瓦倫蒂娜‧特雷希科娃(Valentina Tereschkowa)就成為全球首位進入太空的女性。她乘坐宇宙飛船環繞地球49圈。這位女性遨遊太空的目標是為了向世人表明,在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可以「實現任何夢想。」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Keystone
這只名叫哈姆(Ham)的大猩猩穿著為它量身定做的航天服正在等待衛星發射升天。它在美國航空航天局接受了長期培訓之後,於1961年參加了水星探測的冒險之旅,並以此進行載人航天飛行試驗。它順利通過了高溫、失重、狹窄空間和孤獨寂寞等考驗。但是搭載阿爾伯特1號和2號升空的兩隻猴子則未能經受住考驗而喪生。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Everett Collection
1965年,太空人約翰‧揚在進行雙子座3號載人飛行時,偷偷將一塊醃牛肉三明治塞進了自己的宇航服裡。用他的話說,「是為了測試一下味道咋樣」。然而美國航空航天局認為這不是可以鬧著玩的。因為在失重情況下,漂浮的麵包渣有可能損壞機器。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1969年7月20日,全世界的人都坐在電視機前緊張地盯看著屏幕: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從「阿波羅11號」飛船走出登月艙,在月球表面留下人類登月的第一個腳印,實現了人類登月夢想。他的「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已經成為一句歷史名言。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Neil A. Armstrong
1978年,前東德太空人希格蒙德‧亞恩(Sigmund Jähn )乘坐"Sojus"宇航船前往蘇聯Saljut 6號空間站。作為登上太空的首位德國人他圍繞地球環繞了8天的時間。返回地球後的亞恩在昔日的東德受到英雄般的祝賀。但是在德國西部他並非如此享有盛名。
圖片來源: Imago/ITAR-TASS
在電影《星際迷航》中扮演宇宙飛船工程師斯科提的演員詹姆斯‧多汗(James Doohan)生前的最後一個特殊願望是死後將骨灰撒入太空。2005年,他和另外300人的骨灰盒被載入太空。這樣的太空葬需要1000至5300美元。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RC
人類是否能夠在太空生存?植物可以回答這個問題。自2013年以來,國際空間站對此進行了積極的試驗。從圖片中可以看到,蔬菜生長狀況不佳,但是百日草則更能適應在失重的環境中存活。對於未來的火星計劃來說,一個重要的試驗結果是,植物是不會自己長出來的。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NASA (法新社、央視新聞、新華社、《中國航天報》)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