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禍兮福兮-華沙條約50年

(凝煉編譯)2005年5月14日

50年前,1955年5月14日,華沙條約問世。這是由中、東歐地區國家組成的所謂東歐集團簽訂的軍事同盟條約。華沙條約凝固了東西方之間的分裂。通過這一軍事同盟,蘇聯得以加強其在該地區的軍事優勢。華沙條約組織的歷史功過,今天也許已可以蓋棺論定?

使用坦克鎮壓民眾是當年蘇聯和東歐集團的慣常做法圖片來源: AP

與北約抗衡

聯邦德國正式加入北約之後不過數天,中、東歐國家政府領導人便簽署了華沙條約。簽署國中包括波蘭、蘇聯、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阿爾巴尼亞。很明顯,建立華約組織的源動力是因西方的影響和聯邦德國加入北約感覺受到了威脅的蘇聯。

受蘇聯控制的華沙組織可說是經互會之外社會主義國家最重要的多邊同盟。華約組織自稱意欲加強各簽字國之間的友好關係與合作,並在發生戰事時相互支援。

其實,華約組織一開始就是與北約相抗衡的產物。這從代表民主德國在華沙條約上簽字的民主德國總理格羅特沃爾的以下一番話中就可以看出:「西德正快速重整武備,加入北約組織,加入西歐聯盟。在虛假主權外衣掩蓋下,西德的軍國主義分子和復仇主義者掌握了權力。」

根據華約第4條,華約成員國相互承諾保衛和平,並在任何一個簽字國或多個簽字國受到軍事攻擊時,相互提供軍事支持。此外,該條約還規定,建立一個共同軍事指揮機構,以保障聯盟的效率。

名義上,各成員國在華約組織中享有平等地位。事實卻完全不同。隨著華約的建立,冷戰格局被強化,其結果是東西方之間長達數十年的軍備競賽和軍事威脅。而華約最高司令非蘇聯人莫屬。在華約成員國的土地上,駐扎著數十萬蘇聯軍隊。僅在東德,蘇聯駐軍規模就超過35萬。

華約之用

華約組織問世不過一年,便遇到嚴重挑戰。1956年,匈牙利人民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要求民主,反對史達林主義。華約組織立即作出反應-出動軍隊,加以鎮壓。當時的匈牙利總理納吉通過電台向全國、全世界發表講話,譴責蘇聯軍隊的暴行。他宣佈,匈牙利軍隊正在進行抵抗,政府仍在自己的崗位上。

此前,納吉領導的匈牙利政府正式宣佈退出華約。在匈牙利公眾數星期示威遊行的壓力下,政府許諾建立多黨制、實現民主和言論自由。然而,蘇軍坦克於1956年11月初開入布達佩斯,兩天後,匈牙利人民的起義便被淹沒在血泊之中,有3000人在匈牙利事件中喪生。納吉被解職,遭到蘇聯情報機構克格勃逮捕,並被判處死刑。1958年,納吉被處死。遭處決還有另外239名起義的參與者。

發生在1968年的捷克「布拉格之春」運動成為暴露華約組織真正性質的又一次重大歷史事件。1968年1月,在具有改革意識的捷克黨中央第一書記杜布切克主持下,捷克國內開始進行民主化和自由化改革。杜布切克希望在捷克實現具有「人道面孔的共產主義」,允許新聞、思想和宗教自由,並在小範圍允許私有經濟的存在。蘇聯領導人擔心「布拉格之春」最終會導致華約組織的分裂,決定以軍事手段加以鎮壓。1968年8月20日,華約組織部隊大規模進入捷克,暴力鎮壓布拉格之春改革運動。捷克電台當時這樣報導了蘇軍對捷克的入侵:

「1968年8月20日23時左右,蘇聯、波蘭、東德、匈牙利和保加利亞軍隊越界侵入了捷克斯洛伐克。」

7000輛坦克源源不斷開往捷克首都布拉格。在隨後發生的力量懸殊的戰鬥中,有74人死亡,數百人受傷。儘管在進入捷克的坦克中沒有一輛來自東德,但作為參與國,東德電台當時在報導華約軍隊的入侵行動時卻稱,採取軍事手段是為了保衛社會主義兄弟國家的共同利益,安全和維護國際和平,是為了不使捷克斯洛伐克從社會主義陣營中分離出去。東德電台稱,華約應捷克斯洛伐克的愛國主義者和國際主義的請求而採取了這一步驟,並由此為社會主義國際主義樹立了一個光輝的榜樣。

8月底,被綁架至莫斯科的捷克領導人被迫簽署「莫斯科備忘錄」,改革型社會主義宣告壽終正寢。蘇聯領導人要求實現朝向「正常化」的過渡。然而,杜布切克在從莫斯科返國後依然表示,實行改革並不是錯誤。杜布切克稱,他和他的同事們永遠都將堅持原有的立場,他們認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為了人民,為了捷克斯洛伐克,為了社會主義家鄉。

無可奈何花落去-華約不再

強硬的史達林主義路線和蘇聯的壟斷地位再度得逞。但是,80年代,在匈牙利、波蘭以及最終在戈爾巴喬夫領導下的蘇聯本身發生的改革進程使華約組織日益分崩離析。

1990年10月,民主德國加入聯邦德國,並結束了其華約成員身份。沒有任何一個其它成員國願意繼續呆在華約內。相反,所有其它成員國都要求蘇軍早日撤離,並致力於盡快加入西方的多邊組織。

1999年4月12日,波蘭、捷克和匈牙利正式成為北約成員,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以及波羅的海沿岸3國則於2004年成為北約一員。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