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科學家試圖輕描淡寫核島災難的嚴重性?

2013年10月26日

專家承認福島核電廠的核洩漏是場「環境災難」,但卻指出這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氣層核試驗所產生的放射性塵埃的總量相比卻少之又少。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東京電力公司本周二證實,距福島核電廠海岸約一公里處再次檢測出放射性物質銫。2011年3月,日本東海岸發生強烈地震,隨後引發了海嘯,導致福島核電廠發生嚴重核洩漏事故。經過檢測10月18日的海水采樣發現,水樣中所含的放射性物質銫137含量達到每升1.6貝克勒爾,比10月8日在同一地點採集的水樣的銫濃度略高。從核電廠排放銫137的法定濃度標準不得超過每升90貝克勒爾,核電廠的工作人員表示,因此目前檢測到的濃度對環境的影響「微不足道」。

這一檢測結果引發了環境團體的質疑,他們指出,日本首相安倍再三保證處理高放射性海水已「在掌控之中」,而銫濃度的不斷上升明顯有悖這一言論。災難發生後至今的兩年半時間內,國際社會就核電廠和日本政府災前和災後犯下的種種錯誤提出廣泛批評。但也有專家指出,人類和更嚴重的核輻射污染物生活在一起已超過半個世紀。

放射性物質就在我們身邊

日本氣象研究所海洋和地球化學部的青山博士向德國之聲表示:「人們忘記我們生活的世界裡已經存在大量的銫137。他指出,部分放射性物質自然而然地進入我們周圍的土壤、食物、空氣和水中。美國於1946至1962年期間在馬紹爾群島和其他太平洋環狀珊瑚島上進行了大量核試驗,青山博士主要致力於研究這些實驗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青山博士的研究顯示,據估計,直到1970年,大氣層核試驗產生的銫塵埃漂入北太平洋的總量達到約290千兆貝克勒爾。作為對比,從福島直接排放的銫約有3千兆貝克勒爾,銫塵埃的總量約為15千兆貝克勒爾。在其最新的報告中,青山博士指出,上世紀60年代,太平洋表面水中所含的銫137含量達到每立方米10到100貝克勒爾。2011年3月前,這個濃度已擴散至每立方米1至2貝克勒爾。

福島核電站港灣外再度檢出放射性物質銫圖片來源: Reuters

災難發生之後,緊挨福島的水準面銫含量立即達到每立方米1千萬貝克勒爾,如今已降至每立方米1萬貝克勒爾。2012年6月,青山博士發現距離核電站海岸2000公里處的水準面的銫含量僅有每立方米10貝克勒爾。

難尋確鑿證據

然而,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的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正在從事的一項研究顯示,1990年黑海的銫含量約為每立方米52貝克勒爾;愛爾蘭海的數值為55,這是英國塞拉菲爾德(Sellafield)核電廠的遺留問題;波羅的海的銫含量約為每立方米125貝克勒爾。

金澤工業大學未來研究所的負責人、環境保護者布朗(Azby Brown,)介紹說:「大多數人要麼不知道這些數值,要麼根本無所謂。」 布朗也是獨立監測輻射量組織Safecast的一名志願者。

布朗繼續說:「有些人卻很關心這些數值,例如馬紹爾群島的居民,因為他們深受其害,同時也認為自己理應獲得更好的補償。然而,核試驗曾在世界各地都傾卸了放射性污染物,尤其是在北半球,但是政府當時的反應卻只是宣佈這不會影響人們的健康。」

這種態度一直盛行至1963年,當年通過的《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明文禁止在大氣層和水下進行核試驗。「明確證明核試驗對人類健康造成危害對研究人員而言是一大挑戰。」 布朗補充說:「但這並不意味著這種危害不存在。」

安倍再三保證處理高放射性海水已「在掌控之中」圖片來源: Reuters

食品安全令人擔憂

「食品是人們重點關注的領域,必須密切觀察食品狀況。」 布朗強調:「政府和獨立組織的檢測結果均發現,如今福島上已幾乎沒有人在其每天的進食中攝入超過1貝克勒爾的銫,而在1964年,由於核試驗產生的放射性塵埃,整個國家的人民每天都會攝入約5貝克勒爾的銫。

「當時沒人提醒人們污染物的風險或者禁止銷售被污染的食物。」 布朗繼續介紹:「當時的大多數國家都存在這種情況。」這些數據引起部分地區人們的不滿,他們指責科學家正在試圖輕描淡寫福島災難的影響。布朗卻不同意這種觀點,他認為這類數據比較很有啟發性。「在海洋領域,這的確是場環境災難,而且仍在繼續發生。」他說。「尤其是福島周圍海域遭受的破壞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復原,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等待大自然母親採取行動。」

布朗同時表示:「雖然大多數受到最大影響的地區的污染物比過去留下的污染物更糟糕,認真檢測海鮮卻有助於避免這種污染成為人類健康的災難。「」檢測結果同時也顯示,我們必須加倍努力弄清目前檢測階段對健康造成的後果,因為這將幫助我們為應付福島未來的問題做好準備。」


作者:Julian Ryall 編譯:安靜
責編:李京慧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