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移民法草案:較量持續到最後一刻

2002年3月22日

就聯邦政府移民法草案能否獲得聯邦參議院的批准,各派勢力的較量持續到了最後一分鐘。周五代表德國各個州利益的聯邦參議院就此問題進行表決。新移民法的內容是什麼?

首獲「綠卡」的印尼學生:到目前得到德國綠卡的外國專業人員達1萬1千多名圖片來源: AP

新移民法的目的

經過聯邦議院多數通過的外國移民法草案對外國人法作了不少修改。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方便移民手續,統一各個州不同的有關法律標準。這幾天德國總理施羅德一直強調說,向德國移民不會通過這種方式就會通過另一種方式發生。他還補充說:現在唯一的問題是我們願意不願意掌握控制移民問題的手段,或者還是從政治上無所計劃,放任自流。

因此來說如果德國的勞動市場有所需求,那麼就應當允許那些願意就業的外國人入境。這一條還應當特別適用於電腦等高科技界的高科技人員。

優先利用德國勞動力的立場不變

到現在為止已經有1萬1千名外國專業人員獲得了德國的勞動許可和居住許可,也就是說獲得了綠卡。就這個問題德國總理施羅德也在努力排除德國就業人員不必要的焦慮和擔憂。他說:這並不意味著勞動市場上的排擠。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德國勞動力仍舊是有關法律草案中的核心內容。這個原則還將繼續堅持。這裡涉及的問題是如何在一些重要的市場,尤其是國際市場實現交流,達到我們能夠分享他人知識這一目的。

外國人子女的居留問題

目前各黨派爭論的問題還包括居住在德國的外國人其子女來德國長期居住的問題。紅綠聯盟贊成,這類人子女來德的年齡最高不能超過14歲。對此還應當允許各種例外。比如如果外國人的子女已經年滿18歲,但是他掌握了相當熟練的德語語言,因此也應當可以追隨父母到德國生活。

儘管德國各黨派對德國應當接納在本國受到政治迫害的外國人這一原則沒有爭議,但是對那些由於性別原因遭到迫害和非國家的迫害原因而申請避難的人如何承認這一問題還存在著分歧。政府,社民黨和綠黨都表示,可以將這類迫害作為避難的原因加以承認,但是卻遭到了聯盟黨的反對。

取消容忍性居留權

聯邦議院通過的這一法律草案還取消了容忍性居留權,統一了發放居留許可的條件。容忍性居留一般是發放給發生了戰爭和內戰地區的難民的。目前在德國有大約25萬外國人享有容忍性居留。不少人已經在德國居住了5年以上。

移民法還規定,要加速難民申請的審理過程,更加嚴厲地打擊濫用難民權利的案例。此外還應當改善使外國人融入德國社會的工作。聯邦政府表示,可以按照州一級的要求承擔這項工作的大部分費用。其中不僅包括舉辦語言班培訓班,還包括幫助外國人瞭解德國的法律,文化和歷史。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