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穩定公約改革:以提高競爭力為準則

2005年2月15日

2月14日,德國總理施羅德在布魯塞爾會晤了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雙方談話的重點是三月份將進行的『穩定公約』的改革問題。自去年11月就任以來,巴羅佐在平衡歐盟與歐盟成員國之間利益的同時,致力於提高歐盟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巴羅佐:協調歐盟,緊追美國圖片來源: AP

這次,德國總理施羅德和歐盟委員會主席討論的議題都至關重要。議題之一是三月份將進行改革的『穩定與增長公約』。對於該項改革如何進行,施羅德已經胸有成竹。財政赤字指標保持不變,限制在3%之內。不過,如果哪個國家違反該項指標,不再像過去那樣自動進入制裁程序,而是會參考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該國是否因進行社會改革而投入大量資金,或者背負特殊負擔──比如德國為德國統一進行了長年投入。

在最近一次財政部長會議上,德國財政部長艾歇爾表明了德國的意見。他說:「改革不是為了削弱條約,而是為了在經濟上進行恰如其分的運用。」

施羅德與巴羅佐的會談也將對歐盟的財政問題有所影響。德國和其它歐盟國家一致認為,歐盟的預算該受到限制,而歐盟委員會卻要求提高經費。

另外的話題主要是關於刺激增長和就業的所謂「裡斯本戰略」。五年前,歐盟的國家和政府首腦們決定,要讓歐洲在2010年之前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地區。但是至今為止,積極的變化並不多;相反,與美國相比,歐洲已經大大落後了。

在去年歐盟制定法規之際,施羅德已陳述過其中的一個原因:「當我們談論競爭和競爭力,就必須仔細看是否制定了一些無意義的規定──比如化學品法規──當別國不進行同樣的做法,那麼這個法規在國際競爭中就無所裨益。」

根據計劃中的化學品法規,將來相當部分的化學品在生產和使用之前須進行檢驗。這個法規已被爭議多年,尤其是在德國工業中颳起了大風暴,因為很顯然這將提高化學工業的生產成本。不過,已有跡象表明,巴羅佐將否決該項協定。

同樣,他也願意在新的服務法規中多加考慮德國的利益。德國總理施羅德尤其反對下面章節所述:「服務單位須永遠遵守其祖國的法規,即使該單位是在國外提供服務也必須遵守本國法律。」德國政府認為這一條款妨礙了德國公司的權利。不過,歐盟聲明將修訂該項條款,德國政府對此表示滿意。

施羅德與巴羅佐的關鍵分歧所在還不被公開。不是巴羅佐有意要製造懸念,而是與前任普羅迪治下的歐盟委員會相反,巴羅佐在找尋一條平衡歐盟與歐盟成員國利益的中間道路。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