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國的留學生與中國的戰略
2010年9月15日《法蘭克福評論報》寫道:26歲的巴卡雷來自馬裡,兩年前獲得中國政府的資助,現在在北京大學工程專業學習,每月有1200元的獎學金。中國政府每年都資助30名馬裡留學生,將他們培養成工程師、醫生和自然科學家。"在這裡留學要遠比在貧窮的家鄉讀大學條件好得多。同時,他們也是一個大規模的地緣戰略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吸收上千名發展中國家的大學生到中國高校留學,從而與第三世界的未來精英們密切相連。"
發展中國家在華留學生數量猛增
"數字本身就有說服力:目前,在中國留學的非洲大學生有12400人,比2000年增加了10倍。在同一時期,來自太平洋地區的留學生增加4倍,達到2700人。此外,目前在中國大學註册的還有大約5700名蒙古留學生,6500名哈薩克斯坦留學生,8500名印度留學生,11000名泰國留學生和12000名越南留學生。
《法蘭克福評論報》說,與數千名同樣來中國留學的歐美或日本學生不同的是,非洲或東南亞人不僅僅是來學習中文的。該報引用在北大留學的寮國留學生彭思萬(音譯)的話說:"西方人是為了學漢語而來,學完就離開,對我們而言,學了語言之後正式的學業才剛剛開始。我們國家急需工程師,中國的教育名聲很好。"
"中國政府大約有20000個獎學金名額,每年主要頒發給貧窮國家的留學生。中國政府將它理解為發展援助和促進民族友好的措施,它可以援引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第8點:'建立促進發展的全球夥伴關係'。這樣可以讓貧窮國家能夠改善政府工作,創建持續性的工作崗位,利用新技術尤其是訊息技術。"
今日的留學生就是明天的精英
報導認為,這種教育培訓的"攻勢""只是一個更大的合作戰役的一部分"。"中國也打算越來越多地培訓經濟學和行政學者,從而躋入迄今為西方的發展援助所掌控的領域。"
"非洲是樂於接受中國支持的。一位駐北京的非洲使館工作人員說:'中國比西方更能理解窮國的憂慮。中國人不久前還和我們一樣有著同樣的經驗,很多領域迄今還不發達。'此外,北京的援助不是以政治改革作為條件,這個區別對許多合法性值得懷疑的政權來說是有決定性意義的。"
報導指出:"儘管如此,中國人的行為絕對不是完全無私的。因為,今天的大學生就是明天的政府官員和經濟精英。一方面,中國從發展中國家購買其原材料的一大部分,為此要仰仗那些決定開采權的掌權者的歡心。另一方面,對於在那裡從事電力、訊息網路或鐵路建造的中國企業來說,第三世界是一個巨大的擴張空間。中國培養出來的工程師佔據有影響的位置愈多,中國企業集團針對西方競爭者的成功機會也就愈大。"
摘編:林泉
責編:謝菲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