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兩岸競爭促進民主化

2014年9月15日

香港特首普選問題以及兩岸關係的發展和民主化都是本期德語媒體關注的話題。

Demonstration für Demokratie in Hong Kong 14.09.2014
圖片來源: Reuters/Tyrone Siu

(德國之聲中文網)上周末,數千名香港民眾舉行黑衣遊行,抗議北京對於2017年香港特首普選做出的限制。《法蘭克福匯報》周一在經濟欄目中寫道,在北京極力鞏固對香港的控制權與影響力之際,這個金融中心恐成為輸家。

文章開頭寫道:"乍看之下,金融中心香港正處於頂峰狀態:房地產企業投資巨款,大陸民眾繼續湧入這個城市,恆生指數創下2008年5月以來最高水準。這個中國的特別行政區看似蓬勃發展。"

"然而,近日來香港呈現另一幅完全不同的景象。該市不斷被抗議活動衝擊。'佔中'運動威脅讓金融中心陷入癱瘓。抗議民眾周日穿著黑衣,在市內排成500米的人龍,訴求普選權利。他們抗議中國當局,只允許親北京、經過挑選的候選人成為香港特首。"

"(佔中)運動的背後存在許多猜測、傳言和擔憂:外傳該運動獲得不明來源資助,目標是針對不斷收緊對特別行政區控制權的中國。日前曾出現中國裝甲車現身香港街頭的照片,接著又傳出警方搜索住家的報導。這一切勾勒出一個畫面:香港正挺身反抗中國的強力控制,但卻毫無逃脫的機會。"

文章指出,對香港銀行家和生意人而言,抗議活動不過是場鬧劇、一時的假象,除了增加警察出勤率以及造成交通堵塞外,佔中運動未達任何效果。另一方面,國際投資信用評估機構穆迪公司(Moody's)則發出警告:"這或將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名聲受損,對於信用評級當然會造成負面結果。"

"從多個角度看來,香港正受困於北京的壓力下:一方面,中方無論如何不願意放鬆對這個城市的掌控。另一方面,當地的奢侈品牌商店以及高檔餐廳已經感受到中國政府反腐帶來的影響--如今沒有人願意讓人知曉,自己擁有多少資金(黑金)。"

競爭促進民主化

在香港普選議題發酵之際,《每日鏡報》上周末則將目光投注在台灣與兩岸關係上。該報在一篇署名文章中寫道:

"北京領導層陷入了目標衝突:一方面希望統一所有領土,並且知道只有在自由和民主獲得保障的情況下,台灣才可能接受(統一)。另一方面,共產黨希望繼續獨攬大權。"

作者指出,台灣總統馬英九執政後致力推動兩岸交流,北京和台北至今已簽署21項協議,涵蓋旅遊和投資保護等領域。如今兩岸有超過800個直航班次,越來越多台灣企業在中國製造商品,大陸佔台灣出口40%。

"如今台灣方面的擔憂逐漸增長。許多台灣民眾反對與遲遲未推動民主化的中國展開進一步交流。學生發動抗議並佔領立法院,阻擋總統馬英九的服貿協議。如今北京插手香港選舉權,再次掀起新一波抗議。"

"香港民主運動團體已經宣佈,實施'佔領中環',佔據金融區。台灣國內的不滿同樣強烈。無論是執政黨或在野黨領導人都強調,沒有台灣人民願意因為統一而使自由受到限制。台灣學生更表示願前往香港參與'佔中'運動。"

文章繼續寫道,台灣的歷史政策也對中國構成挑戰。2011年,台灣成立國家人權博物館,收集、整理"白色恐怖時期"的史料,針對政治犯、酷刑以及數千名被處決的反對人士的內容,受害者家屬更獲得國家賠償。中國大陸則閉口不談"紅色恐怖"。兩岸在處理歷史問題上存在明顯差異。

作者在文末指出:"競爭促進民主化。台灣的存在,對世界而言是好事。特別是對中國大陸人民而言。"

[摘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觀點]

FAZ,Tagesspiegel/cyc/wf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