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經濟固然重要問題不能不顧

2002年4月12日

德國媒體並不否認在德國與中國關係中經濟利益的重要性,但一般也認為,不能為此而把人權方面的要求給放棄了。

江澤民在波茨坦無憂宮門前-真的無憂嗎?圖片來源: AP

凱姆尼茨的自由新聞報對江澤民對柏林的訪問做了如下注釋:

「報紙報導說,批評江澤民的人雖然可以舉行示威,但不能在江澤民的視野之內示威。在德國這樣的民主國家,本來應該把中國政府鎮壓反對派的問題放到公眾中進行討論。約翰內斯× 勞總統本來就沒有必要把江澤民的德國之行安排得如此舒適。德國的政界人物為什麼如此手軟,其中的原因,我們只能猜測。去年,德國大公司集團對中國的出口量增加了30%,也許是這些公司集團對政界施加了壓力。蒂森-克虜伯、西門子、巴斯夫、拜耳和大眾等公司在遠東投資了數十億計的歐元。在對待江澤民來訪的問題上,不管出自什麼理由,對中國人權狀況的視而不見是永遠不能原諒的。」

在江澤民的德國之行接近尾聲時,法蘭克福匯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也認為,在德中兩國的關係問題上,經濟利益往往優先於政治利益。

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德國經濟界正準備更大規模地進入中國。該報寫道:

「毫無疑問,對於中國來說,當前最重要的消息莫過於『投資者源源不斷地前往中國』。儘管中國仍然在高築障礙,但是無論銀行還是媒體公司集團,無論化工公司還是汽車製造廠家,它們都在排隊等待,等待打進中國市場。不久的將來,每年將有五百億美元的新投資進入中國。理由很簡單:十三億人口的中國看起來是一個無邊無垠的市場,今後幾年預計達到的7%增長率將使這一市場成為全世界增長最快的市場。」

但是,中國國內的許多內在問題將大大妨礙中國的發展。這也是西方廠商在向中國進軍時需要認真考慮的因素:

「觀察家們普遍認為,中國不是解決自己的問題,而是把問題推向一邊。即使按照令人懷疑的中國官方統計數字,中國要解決進入勞務市場人員的就業問題,必須每年提供一千多萬個新的工作崗位才行。失業、貧困、腐敗、環境污染、國有企業破落等等,這些問題中的任何一個都會使一個國家的政府頭痛不已。而在中國,這些問題卻是一湧而來,使得中國政府捉襟見肘,狼狽不堪。只是由於許多中國人學會了忍受,並寄希望於未來,所以這些問題才得以掩飾下來。北京來的好消息以及國際上對共產黨領導的承認,使得這些中國人認為自己擁有走出貧困、進入小康生活的機遇。」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