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經濟轉型與中德貿易

2013年2月27日

美國與歐盟近期將啟動建立跨大西洋自貿區談判,在許多人眼裡,這預示著歐洲經濟鐘擺未來將重新向美國傾斜。牛津經濟研究所的一項最新調查結果卻顯示,未來數年,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同其他工業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增長將遠不如同新興國家之間的貿易增長速度,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經濟的轉型。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2月27日一期的《商報》在『經濟與政治』欄目上刊登的一篇介紹牛津經濟研究所這一報告的文章強調,對德國貿易而言,用不了20年時間,中國將取代法國的地位:

「至遲到2030年將出現這樣的情況:中國取代法國成為德國的第一貿易夥伴。牛津經濟研究所受匯豐銀行委託撰寫的一份研究報告得出了這一結論。匯豐銀行的維特爾—迪茨(Martin Vetter-Diez)指出,中國正處在轉型期中,從著眼於大項目的經濟結構轉向自我滿足對高科技不斷增長的內需的經濟模式。因此,中國對技術和機械的需求將繼續增加,而這些領域正是德國經濟的強項。根據牛津經濟研究所的測算,至2030年,德中貿易將達到8—10%的年增長率,……德國同其他工業國家和地區的貿易雖依舊重要,但其增勢將遠不如同新興國家之間的貿易。以中國為首,亞洲的其他國家,以及土耳其,甚至埃及,都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這樣,德國可以繼續依靠其歷久彌新的強大行業,而在新興國家內將出現角色轉換:鑑於中國越來越富有,生產成本因此會越來越高,該國未來將倚重更為複雜的製造業,而紡織品等簡單商品的生產則將更多地由越南或孟加拉等國承接過去。」

圖片來源: ddp images

關鍵在創新

國際移動通信市場數年來發展之快之巨令人驚心動魄。中國最大電信設備供應商中興和華為新近競相推出廉價高端配置智慧型手機,標誌著這一發展的最新動態。對歐美日韓手機生產商而言,這當然是一大挑戰。《南德意志報》刊文認為,未來誰能執國際手機市場之牛耳,唯看「創新」: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一些大生產商現在正想擴大對新興國家的供應。那裡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不過,去年在那裡銷售的手機中有一半是普通機子。要是所有的印度人、巴西人和中國人都轉向智慧型手機,對生產商來說,那可是一筆好生意。只不過,手機的價格得再便宜些,而要以此來彌補大眾市場上的虧損可謂難上加難。而技術上的創新也幾乎難以期待,僅因其價格,智慧型手機就被認為是一種昂貴的東西。……但是,為保持智慧型手機大眾市場上主顧們的購買慾望,生產商們需要有創新。就機子本身而言,過去數月裡,新穎的產品有所減少。屏幕依然在增大、解析度更高、內置相機畫面更清晰。不過,大多數人並不在意這些地方的區別。為比競爭對手顯得更突出,還需要更多的東西。」

摘編:凝煉

責編:石濤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