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初創企業:專供生態能源
2012年9月30日走進坐落在慕尼黑伊薩河畔一所後院的"北極星"公司,來訪者處處可以感受到"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三位年輕的創業者一臉書生氣,但卻充滿富於理想的實幹勁道。31歲的阿斯曼(Jakob Assmann)果決地說:"能源轉型是我們這代人面臨的最大挑戰。'北極星'(Polarstern)就是向每個人提供自己身體力行,實現能源轉折的機會。"
理想主義與懷疑者的碰撞
"北極星"的經營模式由三大部分組成:供應生態電、促進可再生能源生產、積極開展發展合作。這家小小的初創企業向老百姓提供以100%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電力和燃氣。除此之外,他們每銷售一度電,就會從收益中拿出1.25歐分用於修建生態電站;每爭取到一家新客戶,他們就能多支持一家柬埔寨農戶修建自己的沼氣池。這種經營模式在德國是獨一無二的。"能源供應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單靠地方行動解決不了。"這句話,可以說是三位年輕創業者的"口頭禪",說給客戶,說給媒體,說給競爭對手。能說服人家嗎?
"我是從我姐那兒聽說'北極星'的,看了他們的網站,我覺得很棒。"一位26歲、剛簽了供電合同的大學生說道:"正好,我一星期前剛搬家,還沒找好供電公司。我把郵遞區號輸進電費計算模塊,發現他們一年只比其他供電公司貴30歐分。"花30歐分,做點好事,值!
團隊合作,消除懷疑
儘管如此,不久前這個年輕公司的情況還並不算好。"公益創業",也就是又做好事又賺錢的經營思想,很少成功,只有10%這樣的初創企業得以長期生存。阿斯曼不以為然地表示"這只是統計數字",他們還是充滿信心的。"北極星"的經營模式相對複雜,聽上去容易讓人雲裡霧裡。慕尼黑許多老百姓還是很信任當地的、享有"綠色形象"的"慕尼黑市政供電公司",因此出於環保和氣候保護理念而轉向"北極星"的動機不大。相反,開發首都柏林的市場就相對容易,因為柏林的主要供電公司是瑞典的大瀑布電力公司(Vattenfall),該公司在環保和氣候保護方面形象不佳。
三位30歲剛出頭的年輕創業者--兩名學企業管理學、一名學經濟地理學出身--在籌劃創業期間,經常碰到人們懷疑的目光。也擁有國民經濟學博士學位的阿斯曼介紹說:"電力市場開放後,誰要想做電力生意,誰就是被籠統懷疑的、好像是想趁機撈一把的對象。有時候人們就像對待上門推銷百貨的小販一樣對待我們。這時我就特想說,嘿,我們畢業後,其實完全可以到企業咨詢公司工作,但我們不想去。"說到這段時光,亨勒(Florian Henle)補充說:"放下我們要背負的巨額債款不說。我認識的人,很多都是利用30出頭的機會,找家公司在職場上晉升。而我當時還沒有養家的責任,只用管自己吃飽穿暖就行了,因此我想,何不闖闖?而且我相信,通過我們這樣的團隊創業,我可以積累很多人生經驗,學到很多金錢買不來的東西。"最後他們還是找到了一位相信他們的贊助人。
通過社交網路爭取新客戶
或許"北極星"的現代營銷方案也是促使這位贊助人信服的原因之一:"北極星"主要是通過社交網路,吸引潛在的新客戶。也許年紀較大、不太使用計算機的消費者他們吸引不到,但"單就Facebook而言,假如我們能夠吸引到對能源問題感興趣的用戶,那就是一個想當可觀的數量了。"
"北極星"的工作人員在一個部落格上發表博文,介紹他們的客戶群所關心的、同時還對環境有益的事情:自己身體力行的絕對素食主義(不食用和使用任何動物產品,包括蜂蜜、皮革製品)心得、共享汽車、舊衣新做、瑜伽功入門、自己動手取代購物等。他們希望發出的訊息是:可持續發展意義上的可持續性也可以帶來樂趣,並非苦行。
燭光下的"地球一小時"
可持續性甚至可以是浪漫的:上次"地球一小時"活動,也就是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倡議下,全球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熄燈一小時的活動時,"北極星"邀請其Facebook上的粉絲,到慕尼黑一家當紅咖啡館,在搖曳的燭光下聽了一場聲學吉他音樂會。亨勒說:"最後我們大家齊聲合唱了邁克爾暯芸搜返'鏡中人',這首歌的歌詞也講到改善世界。我們倒不是想讓人感覺對不起良心,我們只是希望人們能更有意識地消費能源。"
漁夫、小爸、廚子
"一位漁夫、一位小爸、一位廚子"是三位創業者在其網站上的自我刻畫。在他們的自我介紹中,你可以瞭解到他們為何不顧經濟風險,開始這番事業的。阿斯曼對筆者表示:"我從小就參加教會組織的銷售Gepa牌(一種不剝削第三世界農家的品牌)蜂蜜的活動,關心環保。而使用核電做有機食品,這怎麼行呢。"亨勒讀大學時,曾在一家葡萄飯店勤工儉學。"我在那裡學到,好酒是因為有人需求才會生產出來的。"這也使他對自己的消費行為更具反省意識:"人不能一邊怨聲載道,一邊又不從我做起啊!"
作者:Johanna Schmeller 編譯:施彥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