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維穩」政策的犧牲品

2013年11月4日

德媒相信,新疆軍區司令員被解職一事與天安門「10.28」事件有關,維族人和官員們雙雙成為當局不惜一切「和諧、維穩」政策的犧牲品。

People walk along the sidewalk of Chang'an Avenue as smoke raises in front of the main entrance of the Forbidden City at Tiananmen Square in Beijing People walk along the sidewalk of Chang'an Avenue as smoke raises in front of the main entrance of the Forbidden City at Tiananmen Square in Beijing October 28, 2013. Five people were killed and dozens injured on Monday, the government said, when a car ploughed into pedestrians and caught fire in Beijing's Tiananmen Square, the site of 1989 pro-democracy protests bloodily suppressed by the military.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spokeswoman Hua Chunying, asked whether the government believed the incident was a terror attack, said she did not know the specifics of the case and declined further comment. REUTERS/Stringer (CHINA - Tags: DISASTER POLITICS) CHINA OUT. NO COMMERCIAL OR EDITORIAL SALES IN CHINA
圖片來源: Reuters/Stringer

(德國之聲中文網)導致5人喪生的北京天安門「10 .28」襲擊事件發生一周後,中國官方媒體日前(11月3日)報導稱,新疆軍區司令員彭勇已不再擔任新疆自治區黨委常委。11月4日一期《南德意志報》「時政」欄目上的一篇署名文章指出,中國領導層將此次發生在天安門金水橋邊的襲擊事件視為「挑釁」、企圖破壞「穩定」;維族人和官員們雙雙成為當局不惜一切「和諧、維穩」政策的犧牲品:

「官方的新疆日報在報導彭勇被解職時沒有說明理由,觀察家相信,此舉表明,黨的機器已開始尋找可以將責任推到其身上的責任人。發生在首都心臟的襲擊事件使中國的安全機器處於尷尬境地。政府一心一意求『和諧與穩定』,2013年連續第三年為國內安全撥出高於國防的約值930億歐元的經費。天安門廣場是中國保安措施最嚴密的地方;突厥族維吾爾人的家鄉新疆則是西藏以外受到最嚴格監控的地區。……

「10.28」事件引世人關注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新疆衝突非自今日起,維族人因北京主導的資源開發和漢人的大規模遷徙感覺受到排擠,……尤其是2001年9月11日事件以來,北京以伊斯蘭恐怖組織的存在解釋新疆的暴力衝突。2002年,美國和聯合國將東突厥斯坦伊斯蘭組織(Etim)列入恐怖主義組織名單。人權觀察組織稱此是一個『丟人』的決定,美國後來也從名單上撤下了該組織。……幾乎所有專家都指出,他們無法想像該組織(如中國當局所稱的那樣)是全球聖戰者在新疆的一個有行動能力的分支。

「是個別極端分子憤怒的暴力行為或復仇之舉嗎?是的。是一個有良好組織的武裝恐怖團隊?幾乎不可能。多年來,北京在新疆地區的做法太強硬。在新疆,安全機器控制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這在中國的其他地方完全難以想像。

安全力量嚴控新疆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襲擊地點讓北京吃驚不小,其方式方法卻相當簡單:警方在幾乎完全焚毀的車上據稱找到了匕首和鐵棍;車上的人沒有點燃炸藥,而是點燃了身上的汽油。自由亞洲電台提出一個新說法。自稱是主要作案人烏斯曼‧艾山朋友的一些人對該電台表示,艾山的一個家人在2009年新疆流血騷亂事件後消失了,他的一個弟弟死於一次神秘的車禍,艾山全家此次是要向當局『報仇』。不過,這一說法同政府關於艾山屬於一個恐怖組織的說法一樣,都難以令人信服。」

北京因素

日本和俄羅斯新近達成協議,在軍事領域進行合作,並在領土主權爭議中尋求妥協,標誌著二戰以來兩國間關係的最重大進展。11月4日一期《新蘇黎世報》「國際」欄目上的一篇記者發自東京的報導強調,日俄相互接近的一大背景因素乃是中國:

「數月來,(日俄)雙邊關係明顯緩和;上周末,在東京舉行了兩國防長和外長之間的首次聯席會議。

日俄2013年11月2日首次舉行雙邊防長和外長「2加2會議」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Yoshikazu Tsuno

「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Itsunori Onodera)和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choigu)在會談後得以展示具體成果。……雖然提到了北韓的威脅和國際恐怖主義,但中國亦屬於所指的對象。東京和莫斯科都帶著憂慮的心情注視著其(中國)的上升和不加掩飾的強權要求。俄羅斯在人煙稀少的東部同中國有著數千公里的陸上邊界;東京則同北京圍繞東中國海上的一組無人居住島嶼發生主權爭議。」

摘編:凝煉
責編:洪沙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