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rma Demokratie
2011年10月17日2011年3月,吳登盛當選新總統以來,緬甸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吳登盛表示願意與民主運動領袖翁山蘇姬對話,這對他的前任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此外,該國的審查放鬆,軍政府一向否認存在政治犯,如今也承認他們是"良心犯"。
而現在,緬甸政府宣佈釋放6300名囚犯,也可視為變遷的跡象之一。此外,軍政府還下令停止主要由中國資助的伊洛瓦底江密松水壩工程。這一決定也令人想到,呼籲停止工程的民主派是否在贏得更大的力量。
"廣泛的變遷"
德國學術與政治基金會的東南亞問題專家格哈特‧威爾(Gerhard Will)認為,水壩工程的停建標誌著緬甸政治"明顯的質的變化","是沒有人預見到的"。他評價說,2010年以來緬甸在廣泛的領域發生變遷。
國際特赦組織的本德‧福斯特(Bernd Forster)則表示"謹慎的樂觀"。他同時強調,並沒有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哪怕是微小的革命。他說,緬甸政權宣佈釋放6300名囚犯,目前僅有兩三百人獲釋。即便是該國著名的漫畫家、政府批評人士扎加納(Zarganar)獲釋,也不能掩蓋政府宣佈的內容與落實之間的巨大差距。參與1988年學生運動以及2007年僧侶抗議的約2000名政治犯仍關押在獄中。
"外交辭令"
英國人權組織"緬甸運動"的馬克‧法米爾(Mark Farmier)則抱有更大的懷疑態度。他說:"應當衡量吳登盛的行為,而不是言辭。由此看來,形勢則完全沒有許多人認為的那樣積極。"法米爾認為,釋放囚犯和對民主運動作出的承諾只不過是外交辭令,目的是希望減輕緬甸受到的制裁和國際壓力。
對水壩工程的停建,法米爾也有不同的看法。他回憶起2007年的民主運動。最初由於汽油緊張,導致小規模示威,隨後卻擴大成全國性反對軍政府獨裁的抗議運動。由僧侶帶領的抗議最終受到暴力鎮壓。2007年,吳登盛擔任總理。他知道,星星之火如何可以燎原。
法米爾認為,如今圍繞密松水壩的抗議,可與當年的形勢相提並論。首先是一份秘密報告浮出水面,其中列舉了這一巨型水壩的風險。然後是仰光一些市民在汽車上貼上"停建水壩"的紙條。在這些溫和的抗議中,總統吳登盛可能看到了2007年抗議再度爆發的苗頭,因此立即下令停止工程。法米爾認為:"吳登盛寧可冒著短期內與中國發生摩擦的風險,也要避免本國的抗議活動復燃。"事實上,停建工程後不久,緬甸外長即前往北京訪問,以期緩解局勢。
戰略意義
此外,吳登盛也清楚地知道,緬甸對中國的戰略意義。緬甸不僅是重要的原材料供給國,也為中國提供了通往印度洋的門戶。如果中國撤出緬甸,印度將填補空缺。法米爾認為,吳登盛打得正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外交牌。他的結論是,緬甸並沒有走向更多民主,而只是新政府有一位"更聰明、更靈活"的總統,比前任更明白如何玩這場外交的游戲。
作者:Rodion Ebbighausen 編譯:苗子
責編:謝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