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終審法院周四撤銷了對於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等共三名被告因拒交資料而違反國安法的判決。法官表示,因他們拒絕向國安警察提交資料就將其監禁是一次「司法誤判」。
已經解散的香港支聯會三名核心成員因拒絕向警方提交該會資料而被裁定違反港區國安法實施細則,被告不服判決上訴之後,獲得終審法院支持,罪名被撤銷。
鄒幸彤2021年資料照片圖片來源: TYRONE SIU/REUTERS 據香港無線新聞報導,因其他案件正在還押的鄒幸彤,由囚車押送到終審法院領取判詞。同案另外兩名上訴人、支聯會時任常委鄧岳君及徐漢光,就已服畢本案刑期。
「23條」後首案 鄒幸彤等6人疑因「六四」獲罪
鄒幸彤在庭上獲知判決結果之後,做出代表勝利的「V」字手勢,她的母親在判決後則表示,希望世界會變得更好,大家要堅持善良。
香港支聯會成立於1989年,為反對中共鎮壓六四民主運動連續三十多年在香港維園舉行大型燭光紀念晚會。2021年9月,在其主要領導人和執行成員被捕之後,香港支聯會宣佈解散。
今年隨著香港天主教會宣佈將不再為六四死難者舉辦悼念彌撒,香港公開的六四悼念活動全部無法舉行,天安門民主運動的記憶在香港被系統性抹去。台灣可能成為兩岸三地唯一可以紀念六四的地方。
圖片來源: Reuters/T. Siu1990年6月4日,香港民眾首次走上街頭,紀念天安門大屠殺一周年。這一年起,香港支聯會每年組織大規模悼念活動。由於1989年民主運動在中國大陸是禁忌話題,香港逐漸成為各類與六四有關的追思活動的中心。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newscom自1990年以來,每年6月4日晚,香港維多利亞公園都舉行燭光晚會,悼念六四死難者,表達自由民主訴求。參加人數少則數萬人,多則十多萬人(據組織方支聯會數字,一般高於警方公佈數字),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六四紀念活動。(2015年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 Reuters/Tyrone Siu2013年,台北民眾舉行燭光晚會,紀念六四,聲援獄中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劉曉波是89民運代表人物之一、與周舵、高新、侯德健一同被成為「天安門四君子"。
圖片來源: Reuters2019年,六四30周年之際,台北舉辦了專題紀念活動。此前還在台北中正紀念堂前放置了由台灣藝術家雪克(Shake)搭建的充氣「坦克人」藝術裝置,親歷六四的王丹、周鋒鎖等民運人士到場參與。
圖片來源: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台灣的六四紀念活動,規模和歷史遠遠不及香港,但近年來開始得到更多關注。2020年,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仍有三千多人參加了在台北的燭光悼念晚會。由於這一年香港和澳門都以防疫為由禁止六四集會,台灣成為兩岸三地唯一可以紀念六四的地方。
圖片來源: DW/W. Yang香港六四紀念館2012年起臨時設址九龍,先後遷至城市大學和尖沙咀,在物色新館址過程中屢遭挫折,被迫多次關閉。2018年支聯會在旺角購買房產作為新址,2019年4月重新開館。2021年4月休館翻新後,5月底重新開放,但數日後被當局以「證照不全」為由再度關閉。
圖片來源: DW/Vivien Wong2019年六四30周年之際,香港大學生清洗丹麥藝術家高智活(Jens Galschiøt)的作品「國殤之柱」。它曾在香港各間大學巡迴展出,現矗立在香港大學黃克競樓平台。傳統上,支聯會每年都會派人在六四前夕洗刷該雕塑。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K. Cheung新冠疫情下的2020年,因有防疫限聚令,當局31年來首次未批准維園六四集會。但仍有數萬港人來到維多利亞公園燃燭默哀。
圖片來源: Reiuters/T. Siu2021年,香港當局再度禁止六四紀念晚會。一年前香港國安法生效後,香港社會的言論、集會自由空間受到進一步擠壓。同時,澳門的民間六四紀念活動也連續第二年遭禁。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A. Wallace 在支聯會宣佈解散前,香港警方曾指控該會屬「外國代理人」,要求其提供財務和運作細節。但支聯會拒絕配合,認為當局任意將親民主機構貼上外國代理人的標籤,無權要求其提供訊息。
2023年3月,香港西九龍法院表示,根據支聯會的背景、所辦活動,以及過去多年與香港和海外人士的關係,警方有合理理由相信該會屬於外國代理人。法官認為上述活動人士有義務遵從通知規定提供資料,但卻無意提供,故裁定所有被告罪名成立。
鄒幸彤等三人拒交支聯會資料罪成
不過兩年之後,香港終審法院的5名法官一致認為,控方的做法令「被告已經無法得到公平審訊」,因此判定代表政府提出檢控的律政司一方敗訴。
「公道自在人心」
已經服滿該案四個半月刑期的前支聯會常委鄧岳君表示,這一裁決是為其組織平反,他呼籲人們不要忘記天安門事件的受害者。
他在散庭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公道自在人心」,如今終審法院可以證明支聯會不是外國代理人,希冀將來亦可證明「八九民運不是反革命暴亂」。
不過鄧也表示,此案上訴成功並不代表對5月開庭的支聯會煽動顛覆案有幫助。
終審法院的判詞指出,律政司的檢控基礎,是兩份經過「高度遮蓋」的文件,分別為警方國安處對支聯會的調查報告,以及國安處警司向警務處長申請,向支聯會發出「遞交資料通知書」的文件。
判詞形容,兩份證物異乎尋常的特點,是很大部分都被遮蓋,當中部分頁數更全面被黑色墨水遮蓋。這使得法庭無法得知控方的論據,或導致審訊不公。
六四流血事件過去三十多年後,中國當局仍然試圖抹殺一切有關1989年天安門民主運動的記憶。但是,美聯社攝影師威德內爾(Jeff Widener) 等記者還是成功地留下了一些歷史畫面。
圖片來源: Jeff Widener/AP天安門晨曦下,抗議者用塑料泡沫和石膏材質在金屬支架上樹立起一座高約10米的民主女神像,女神所處位置正對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像。在6月4日清晨,士兵動用坦克和武裝車輛推倒了這座塑像。
圖片來源: Jeff Widener/AP在中國政府六四鎮壓之前,局勢已經趨於緊張,但市民們經常會向士兵和警察送東西。有時候,入城部隊會與示威者一起高唱愛國歌曲。圖中這位女警在天安門廣場上引吭高歌,而幾天之後,軍隊進駐,民主運動遭到武力鎮壓。
圖片來源: Jeff Widener/AP1989年6月3日,六四鎮壓一天之前,人民大會堂附近,一位婦女被夾在了民主派示威者和軍隊中間。當天午夜,第38軍向手無寸鐵的民眾開火,最終奪取了被示威者佔領數周的天安門廣場。
圖片來源: Jeff Widener/AP鎮壓之前一天,數千名示威者圍繞在一輛公共汽車周圍,一張擺在車頂的桌子上擺放著繳獲的武器。在政府宣佈戒嚴之後,士兵和示威民眾之間曾一度關係微妙。示威者有時向士兵送上禮物慰問,而部隊也曾暫時退卻。
圖片來源: Jeff Widener/AP6月3日深夜,一輛裝甲運兵車剛剛沖破了示威者搭建的路障,便在人民大會黨門前被示威者團團圍住。與此同時,不遠處的戒嚴部隊士兵正在準備對示威者開火。
圖片來源: Jeff Widener/AP6月3日晚間,示威者在天安門長安街上點火焚燒一輛裝甲運兵車。這是攝影師威德內爾(Jeff Widener)當晚拍攝的最後一幅照片,此後不久他便被示威者擲出的磚頭意外擊中。雖然遭受劇烈腦震蕩,但由於手中相機的外殼抵消了大部分衝擊力,威德內爾逃過一劫,沒有生命危險。
圖片來源: Jeff Widener/AP6月4日,學生領導的民主運動遭血腥鎮壓之後第一天,一輛裝載著士兵的卡車在北京賓館門前的長安街上巡邏。當天,一輛類似卡車上的士兵向北京賓館大堂內站立的旅遊者開槍。
圖片來源: Jeff Widener/AP6月4日,一個拿著購物袋的孤身男子站在長安街的正中間,試圖阻擋坦克編隊的去路。二十五年之後,此人的最終命運依然不為人所知。這一場景成為了天安門民主運動最具象徵意義的圖像之一。
圖片來源: Jeff Widener/AP6月5日,一群民眾在長安街上展示一張據稱攝於當地一處太平間的圖片,畫面上的死者據稱都是38軍士兵在搶佔天安門廣場過程中槍殺的示威者。死者身上巨大的創口顯示士兵動用了達姆彈。國際特赦組織組織認為,至少300名平民被殺。
圖片來源: Jeff Widener/AP軍隊鎮壓民主運動後,兩位婦女正在打掃廣場,她們身後是一輛已經被燒毀的公共汽車。抗議運動中多輛汽車和軍車被燒毀,一些士兵因此身亡或受傷。
圖片來源: Jeff Widener/AP1989年5月下旬,美聯社攝影記者威德內爾(左)和華人攝影師劉香成在紫禁城前留影紀念。當時可能他們都沒有想到,幾天之後中國政府便動用武力鎮壓了天安門民主運動。
圖片來源: Jeff Widener/AP 香港曾是中國領土上唯一可以公開悼念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死者的地方,但是近年來相關紀念活動已經轉為地下。
截至今年3月初,香港當局已經以危害國家安全的罪名逮捕了320人,其中161人被定罪。
(法新社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2025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