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羅冠聰「民主峰會」發言 呼籲自由世界團結抗中

2021年12月10日

香港民運流亡人士羅冠聰周五在美國民主峰會上發言,他談及香港的民主抗爭,批評中國對新疆和西藏人權的打壓以及對國際構成的威脅。羅冠聰呼籲民主國家採取行動做出改變,合力對抗中國。

Washington Joe Biden bei Demokratie Gipfel
美國主辦的民主峰會9日正式召開,超過100名世界各地領導人透過影片與會。圖片來源: Tasos Katopodis/CNP/Zuma/imago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拜登周四(12月9日)召集100多位世界各國領導人參加線上「民主峰會」。

香港民運流亡人士、前香港眾志常委羅冠聰也獲邀出席峰會併發言。他介紹自己曾是香港立法會議員,但在中國的打壓下,其席位及自由都受到剝奪,最後不得不流亡海外,而其他民主抗爭者如黃之鋒、戴耀廷、黎智英等人則身處獄中。他表示,香港曾是亞洲最自由的都會,如今卻在眾人眼前成為「警察城市」。「對我而言,民主的消退並非抽象概念,而是個人的傷痛故事。」

羅冠聰批評了中國政府對維吾爾人和藏人的打壓,以及對台灣民主構成威脅。他指出,中國的影響力滲透至金融市場、娛樂產業等領域。「不幸的是,自由世界缺乏共同協調、抗衡的決心。」

「我們必須改變。我們必須行動,證明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他表示,民主政策必須取得真正的成果,強化志同道合國家之間的關係,改革國際組織以促其兌現使命。「太長一段時間來,整個世界擁抱中國的崛起,卻沒有形成機制以追究其責任。」

羅冠聰稱,正因如此,政界和公民社會領袖必須合作,確保重塑民主是優先任務。「或許你們有些人害怕惹惱習主席,或許有些人不想失去中國市場,或許有些人沒有意識到民主價值受到的威脅。這正是我們失敗的原因。也是我們必須改變的原因。」

他最後用廣東話向香港人喊話:「我們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堅持,而是堅持才看到希望,香港人加油!」

拜登:民主需要鬥士

拜登呼籲各國領袖要加強世界各地的民主,並稱在獨裁主義抬頭的趨勢下,保障權利和自由是當今時代的 「決定性挑戰」。

「在我看來,我們正站在歷史的一個拐點上。...我們是否會允許權利和民主的倒退繼續不受限制?還是我們將共同擁有遠見......和勇氣,再次引領人類進步和自由向前邁進?」拜登說。

「民主並不是偶然發生的。我們必須在每一代人當中不斷更新它,」拜登又說,「在我看來,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決定性挑戰。」

拜登在今年2月上任時曾表示,在美國全球地位於前總統川普的領導下受到打擊後,他將使美國重返全球領導地位,以對抗獨裁主義勢力。這次的民主峰會,將是對他這項主張的一次考驗。

國際民主和選舉援助研究所11月時曾說,受到威脅的既有民主國家的數量達到了歷史最高水準。該研究所指出,緬甸丶阿富汗和馬裡發生了政變,而匈牙利丶巴西和印度等國的民主也在倒退。

美國官員承諾,在111位世界領導人參加完這場為期兩天的民主峰會後,將展開為期一年的行動,包含提供一項新的4.244億美元倡議,以加強世界各地的民主,並對獨立新聞媒體提供支持。

「全球民主及人權面對持續且令人憂心的挑戰之際,民主需要鬥士來捍衛,」拜登說。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通過影片發表講話,呼籲捍衛民主價值。古特雷斯對社會所面臨的風險感到深切擔憂:「啟蒙運動的價值觀是現代民主的基礎。但我們看到在世界上許多地方,人們是如何與這些價值觀漸行漸遠。」

他認為要解決此問題,必須更有力地展開對話,推動教育,對抗不平等現象,譴責民粹主義和極端主義,並更好地監管數字世界。

台灣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與台灣駐美國代表蕭美琴也代表政府與會,其中唐鳳將以預錄影片方式發表「國家聲明」,分享台灣運用科技對抗疫情、建立信任與透明及對抗國家策動假訊息攻勢的成功經驗並與與會代表討論如何透過科技與數位民主強化政府治理。

美國定義民主 中俄批評

然而,這場民主峰會也遇到了許多隱憂。例如如何定義民主丶以及誰該被邀請丶誰不該被邀請等問題,都在峰會前引起了討論。《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和俄羅斯沒有被邀請並不奇怪,但美國政府決定邀請其他人權記錄有問題的國家,如菲律賓和奈及利亞,而將統治者有獨裁傾向的北約盟國土耳其和匈牙利排除在外的決定,受到了外界的猜疑。

與此同時,隨著美國內部也在擔心自己的民主制度已出現裂痕,美國舉辦民主峰會一事也成了世界多國的批評焦點。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上個月就稱,美國「聲稱有權決定誰值得被稱為民主國家,誰不值得」是「可悲的」。而中國也在拜登的民主峰會前發布了《中國的民主》白皮書,讚揚「中國式的民主」,稱「實現民主有多種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

此外,針對峰會邀請台灣參加一事,中國更指責美國「以推進其地緣政治目標壓迫其他國家,分裂世界,並為其自身利益服務。」

白宮駁斥了這樣的批評。「在這次峰會的背景下,我們不認為這是......關於任何一個特定的國家。我們在這次峰會上真正強調的是,我們正在尋求建立民主的動能,」一位高級政府官員向路透社表示。

拜登說,美國民主是「一場持續的鬥爭,以實現我們的最高理想,彌合我們的分歧,重新致力於我們獨立宣言中的建國理念。」圖片來源: Tasos Katopodis/CNP/Zuma/imago images

拜登在9日演說時稱美國民主為「一場持續的鬥爭」。他說,美國民主可以「實現我們的最高理想,彌合我們的分歧,重新致力於我們獨立宣言中的建國理念。」

美國望明年辦實體民主峰會

路透社報導,美國官員希望能在會議期間贏得各國對其即將展開的一系列全球倡議的支持,如利用技術加強隱私或規避審查制度,並希望各國在計劃於2022年底舉行的實體民主峰會前,作出具體的公開承諾,以改善其民主制度。

一些人質疑這場峰會是否能迫使人們做出有意義的改變,特別是那些被人權組織指責為懷有獨裁傾向的領導人,如菲律賓丶波蘭和巴西。

非營利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宣傳主任博亞吉安(Annie Boyajian)認為,該峰會有可能促使一些仍有進度空間的民主國家做得更好,並刺激民主政府之間的協調合作。

「但是,在我們知道有哪些承諾丶以及這些承諾在未來一年將如何被實施之前,不可能進行全面評估,」博亞吉安說。

美國國務院負責公民安全丶民主和人權的最高官員澤亞(Uzra Zeya)向路透社表示,民間社會將幫助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承擔責任。然而澤亞拒絕透露華盛頓明年是否會取消向未履行承諾的領導人寄發邀請。

對此,人權觀察的華盛頓主任霍萊溫斯基(Sarah Holewinski)則認為,讓2022年民主峰會的邀請取決於該國對於承諾的兌現,是讓各國加緊行動的唯一途徑。

(路透社丶紐約時報)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