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羅姆尼中國言論有蹊蹺

2012年10月24日

中國早已是美國最大的供貨國。美國國內對此出現越來越大的反對情緒。對中方不公平競爭的指責成為選戰議題,並導致貿易爭議激化。《南德意志報》強調,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選戰以來的有關對華關係言論,大有蹊蹺。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周三(10月24日)一期的《南德意志報》指出,作為大投資人的羅姆尼曾因中國經濟騰飛而獲益匪淺,大多數美國人卻同全球化的福祉之間產生一種矛盾心理:

「是的,過去10年、20年裡,美國消費者們因兒童玩具、電視機和運動鞋價格下跌而受益,中國成了沃爾瑪(Walmart)和塔吉特(Target)連鎖超市的主要供貨者。然而,來自遠東的供應商們由此也削弱了美國製造業的競爭力。起先是紡織工廠,然後是鋼鐵企業,最後輪到電腦製造商。美國的魯爾區—從紐約州直至中西部的廣大區域變成了一個滿目鏽跡的地帶。自此以來,當地彌漫一片痛苦情緒。希圖入主白宮的羅姆尼試圖由中取利。這位共和黨人稱中國人是貿易無賴,並許諾,『總統任期第一天,我就會正式宣佈中國為貨幣操縱者』。甚至在同歐巴馬總統的第三次電視辯論中,羅姆尼也試圖通過這樣的表態得分。

「所涉及的決非僅僅是尖銳的說辭。一旦將中國正式宣佈為『貨幣操縱者』,白宮就可以授權(對中國)設置廣泛海關屏障。羅姆尼宣稱,此舉將有利於創造公平競爭條件。然而,這一激化戰略風險極高。貿易爭執眼下就已經嚴重拖累雙邊貿易關係。羅姆尼的貨幣政策更有可能演變成會給雙方均帶來嚴重後果的貿易戰中的首次打擊。」

圖片來源: Reuters

《南德意志報》在提到中方數年來已明顯提升人民幣幣值的事實後指出,以羅姆尼為代表的部分美國政要繼續對中國揮舞大棒,有其策略背景,並且,以羅姆尼的一貫表現作參照,這位共和黨大員以後立場是否會變尚在未定之數:

「在工業淪落多年後,對中國人的不滿情緒大量增加。貿易統計為羅姆尼提供了彈藥:美國從中國的進口仍遠高於對中國的出口,去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2820億美元。……問題是,羅姆尼對華抨擊的嚴肅程度到底如何。這位候選人已多次證實了自己在意識形態上的靈活態度。他以預期的最大支持率為準繩確定自己的立場。大選後,他的立場便可能全然不同。」

自食其果

同一天的《法蘭克福匯報》分析歐盟對中國或印度的傾銷戰略起訴可能帶來的後果: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dpa

「反傾銷調查期限最長15個月。調查對像是輸出商品的第三國。在實踐上,它們通常是中國或印度。如歐盟頒布反傾銷稅,原則上適用於從第三國進口商品至歐盟的所有企業。這個『一般性』反傾銷稅率平均為30%,有效期5年。

「不過,反傾銷稅也可能成為『反飛鏢(自食其果)』。歐盟根據某種先決條件頒布實施『個體關稅』。該稅低於一般關稅,與歐盟境內某些競爭對手相比,從第三國進口商品的企業反而會獲得優勢。結果是,第三國生產者因這一反制措施反會擴大在歐盟的市場強勢;與此同時,總部(及工作崗位)在歐盟、生產基地在第三國的那些企業將成為反傾銷程序的受害者。」

摘編:凝煉
責編:苗子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