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中尋求軍事對話

2014年4月9日

多年來,中國與其鄰國間就島嶼主權糾紛爭執不休。作為日本的保護者及菲律賓盟國,美國擔憂被捲入區域衝突中。

美國防長哈格爾在北京會晤中國防長常萬全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為期三日的(4月7日至4月9日)的訪華期間,美國防長哈格爾在青島參觀了象徵中國軍事崛起的航空母艦遼寧號。中國1998年由烏克蘭購得了這艘6萬噸航母並進行改造。專家認為,直到這艘航母能完全投入使用還需要數年的時間,但如今的遼寧號已經凸現了中國的軍事雄心。德國亞洲問題專家維爾(Gerhard Will)表示,美國防長造訪遼寧號"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顯示出雙方在最高軍事層級上進行交流"。中美都期望能緩和局勢。

近幾年來,中美關係因為中國的崛起及東亞與東南亞權力重心偏移而備受考驗。中國不斷提高國防開支,2014年的軍費預算增長12%,成為全球軍費開支第二大的國家,僅次於美國。眼看中國的崛起,美國選擇增加在亞太地區的活動。柏林科學與政治基金會安全問題專家米歇爾‧保羅(Michael Paul)總結道:"一方面,中國正加強軍事力量,另一方面美國將戰略重心轉移至亞洲,兩者無可避免地將導向直接的對峙。"

中國航空母艦遼寧號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中國海的矛盾

此類對抗的導火索可能是中國及其它中國海周邊國家的主權衝突。中國與日本在東海正爭奪一系列無人居住島嶼(中國稱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 的主權,據信該海域蘊藏豐富天然氣。此外,中國對幾乎整個南中國海都提出主權申索,這片海域不僅存在豐富漁業資源,而且也擁有豐富的天然氣和石油儲量。與中國在南中國海發生糾紛的主要為越南和菲律賓

美國多年來一直以日本和菲律賓的保護者自居,因此很可能被捲入區域衝突中。哈格爾在訪問亞洲期間也造訪了日本。上周日(4月6日)他在東京指出,中國作為強國必須承擔更大的責任。針對亞洲及歐洲的主權糾紛,哈格爾表示:"不能輕易就重劃邊界,以武力、脅迫和恐嚇的手段蔑視主權獨立國家的領土完整性,無論是亞太地區的小島或是歐洲大國都是如此。"他敦促各方提升透明度,以"避免誤判和誤解,降低衝突的風險"。

對於哈格爾的此番發言,部分中國評論家做出了激烈的回應。復旦大學的沈丁立撰文稱:"是誰在自我克制,在主權爭端上堅持首先以和平方式解決,是中國。是誰'四處重劃邊界',是日本和菲律賓。是誰'武力威逼和恫嚇',是美國。"

中菲因南海主權糾紛摩擦不斷。3月底,中國海警船與菲律賓補給船在主權爭議海域內展開對峙。圖片來源: JAY DIRECTO/AFP/Getty Images

歷史的前車之鑑

亞洲問題專家維爾認為,哈格爾和部分分析家將烏克蘭危機和中國海衝突作比較,並不令人信服,它違背了中國的自身利益。他指出,鑑於西藏和新疆的少數民族要求更多自主權,中國視克裡米亞公投充滿威脅。

而安全問題專家保羅則將此次事件與另一段歷史作比較,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先決條件。保羅在一份不久前發表的研究中點出四項導致一戰爆發的重要發展:德意志帝國對受到包圍的恐懼、對權力的幻想、民族主義以及海軍艦隊的擴張。

這四項發展過程都讓人聯想到中國。"如今的中國顯然正極力成為亞洲強國,這就像德國的權力追求者希望擴大海洋版圖。"此外,中國政府多年來推行民族主義,而且自認為受到包圍。保羅分析:"這種擔憂的最新變種是,中國認為美國的導彈防禦及其盟友從日本、南中國海直至印度將其包圍。"

2014年2月16日,越南民眾在河內抗議中國對南海的主權要求。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但保羅並不認為,此類與歷史類似的狀況將導致同樣的結果。但他表示,相似的情況可能潛藏著風險。"戰爭鮮少是必然的。而太平洋地區的和平並不穩固。"

亞洲問題專家維爾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還提出了另一個觀點。"僅是經濟關係並不能取代安全結構。"這是1914年的歷史變故給人們上的最重要的一課。德意志帝國當時與歐洲鄰國有著緊密的經濟聯繫,但最終並未阻止戰爭爆發。

作者:Rodion Ebbighausen 編譯:張筠青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