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和中國自週一(7月28日)起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貿易談判,兩邊代表團分別由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和中國副總理何立峰領軍。這是兩國第三輪貿易談判。
《南華早報》引述消息人士說法指,雙方預計在這次會談上把談判期展延3個月,期間不再相互施加額外關稅,也不會以其他方式升級貿易戰。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和白宮皆尚未回應該報導說法。
5月的日內瓦談判 後,美中暫緩互相實施巨額關稅,並設下8月12日到期的談判期;6月的倫敦談判 後則達成貿易協議框架,雙方也都釋出訊號將鬆綁稀土和晶片出口。
不過,美中至今為止的貿易談判都尚未深入討論更廣泛的經濟議題,例如美國對中國「產能過剩」的批評,以及中國對美國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的不滿。路透社引述中國顧問公司Plenum的分析師Bo Zhengyuan觀點指,斯德哥爾摩會談會是美中第一場「有意義的貿易談判」。
中美倫敦會談之後,中國逐漸有鬆綁對稀土出口管制的跡象,美國則恢復輝達(NVIDIA)的H20人工智慧晶片出口至中國。圖片來源: Li Ying/Xinhua via AP/picture alliance 《南華早報》則指出,相較於先前兩輪談判聚焦於「降低衝突」,中國代表團這次打算針對涉及芬太尼的關稅,對美方施壓。知情者透露,北京認為涉及芬太尼的關稅對中國不公,加上美國並未說明怎麼樣的進展才足以解除該項關稅制裁,因此中國可能會尋求美方就此更清楚解釋。
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專家孫韻也向美聯社表示,中國可能會在談判中要求美國取消涉及芬太尼的20%關稅。
川普 重返白宮後,美方主張中國並未積極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2月起陸續對中國加徵關稅,總計達20%;中國隨後採取報復行動 ,對美國部分能源和農產品加徵關稅,引發新一波美中貿易戰 。
4月,川普再祭出對等關稅,中國也回擊,此時美中向對方施加的關稅累計都已超過三位數;之後在日內瓦談判上,兩邊雖大幅降低了稅率,但20%的芬太尼關稅並沒有取消。
中國把芬太尼氾濫歸咎於美國自身。不過,北京6月底宣佈把2種製作芬太尼的原料納入加強管制範圍 ,被視為回應美國並釋出善意。
顧問公司Teneo的分析師吳佳柏(Gabriel Wildau)認為,美國雖有可能取消20%的芬太尼關稅,但他預期最終美國對中國關稅水準總計至少會落在15%到20%,類似於美國跟日本、印尼和越南達成的稅率。
根據華府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目前美國對中國產品的平均關稅是51.1%。在中國看來這樣的稅率過高,而且中國在川普第一次任內便已吸收了25%的額外關稅。
自1月20日上任以來,美國總統川普迅速啟動關稅戰——從大規模加徵關稅到突然按下暫停鍵——從鋼鋁稅、汽車稅,到全球「對等關稅」,再到對藥品、半導體等啟動國家安全調查。關稅政策多次調整,在全球範圍內引發金融市場劇烈震蕩。 圖片來源: Hu Yousong/Xinhua/picture alliance 川普上任後首次大規模加徵關稅:自2月1日開始對美國三大貿易夥伴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加徵關稅。川普宣布對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指責兩國未能阻止非法移民進入美國;對來自中國商品加徵10%的關稅,指責中國在芬太尼生產中扮演重要角色。
圖片來源: 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川普2月10日簽署行政令,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鐵和鋁製品加徵25%關稅,並取消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等鋼鋁主要供應國的免稅額度。
圖片來源: Al Drago/ abaca/picture alliance 川普于3月26日宣佈,自4月3日起,對所有進口汽車與輕型卡車徵收25%的關稅。全球汽車供應鏈受衝擊,日韓汽車產業首當其沖。受此消息影響,豐田、本田、現代和起亞等汽車製造商股價大幅下跌,總市值蒸發約165億美元。
圖片來源: Artur Widak/NurPhoto/IMAGO 川普4月2日在白宮玫瑰花園舉行「讓美國再次富有」(Make America Wealthy Again)記者會,宣佈「對等關稅」措施。美國對大多數國家徵收10%的基準關稅,但針對特定國家徵收更高稅額。中國、歐盟和越南分別面臨34%、20%和46%的關稅; 日本、韓國、印度、柬埔寨和台灣,分別受到24%、25%、26%、49%和32%進口關稅的打擊。
圖片來源: Mark Schiefelbei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川普4月9日在大規模「對等關稅」上路不到24小時後出現政策大轉彎,宣佈暫緩徵收「對等關稅」90天,在此期間,稅率將統一降至10%的基準關稅。但中國被排除在暫緩名單之外,不僅如此,還將對中國的關稅加碼至145%,其中包含了美國此前指控中國打擊芬太尼不力而徵收的20%關稅。
圖片來源: Angela Weiss/AFP/Getty Images 2025年5月4日 | 對美國境外製作的電影徵收100%關稅 川普5月4日以「國安威脅」為由,宣佈將對非美國製作的電影徵收100%關稅,理由是要「拯救美國電影業」。
圖片來源: Chris Cheadle/All Canada Photos/picture alliance 2025年5月12日|中美關稅戰90天「停火協議」 美中高層在瑞士進行談判後於5月12日發布聯合聲明,就90天的「暫停期」達成協議:美國對大多數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45%的關稅將在5月14日前下調至30%,30%關稅裡包括針對芬太尼問題額外施加的20%懲罰性關稅;中國對美產品加徵的125%關稅則將降至10%。美中雙邊早前不斷疊加的報復性關稅,在這波協商中幾乎都被取消。(圖為美財政部長貝森特與貿易談判代表格裡爾出席美中貿易會談)
圖片來源: Valentin Flauraud/AFP
2025年5月13日|美大幅下調中國「小包裹」關稅 白宮5月13發布行政命令,將從5月14日起將對中國低價值貨物(不超過800美元)徵收的「最低限度」關稅從120%下調至54%,原計劃的200美元固定費用徴税方案被擱置,現行的100美元固定費用將繼續執行。
圖片來源: Ben Montgomery/Getty Images 川普威脅自6月1日起對歐盟商品加徵50%的統一關稅。他同時警告蘋果公司,若其在美國銷售的手機是在海外生產的,將面臨25%的關稅。兩天後,川普收回了對歐盟加徵50%關稅的威脅,他表示,與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通電話後,同意將美國和歐盟的談判期限延長至7月9日。
圖片來源: agrarmotive/IMAGO 美國聯邦國際貿易法庭裁定,川普今年4月2日對多國徵收的對等關稅,以及早前向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的報復性關稅都屬於「非法」。判決認定,川普征收全球關稅的行為超出了《國際經濟緊急權力法》(IEEPA)賦予總統的權限。美政府表示將對該裁決提出上訴。
圖片來源: Evan Vucci/AP/picture alliance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一天後推翻該判決,讓川普的關稅政策得以持續實施。上訴法院指出,為了審理川普政府的上訴,將先暫緩此前法院的裁決,並命令原告及川普政府分別在6月5日和6月9日前提交回應文件。
圖片來源: Manuel Balce Ceneta/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全球鋼鐵和鋁產品的進口關稅提高至50%。中國是美國的第三大鋁供應國。他指責中國未按約降低關稅,取消針對稀土等產品的貿易限制。他說:「中國完全違反了與我們達成的協議。不能再做好好先生了!」
圖片來源: Martin Meissner/AP Photo/picture-alliance 6月10日 美中談判雙方宣佈原則上達成貿易框架協議 中國和美國官員在英國倫敦舉行貿易談判,經過兩天的會議,6月10日,雙方宣佈原則上已達成貿易框架協議,以落實5月在瑞士日內瓦的共識、還有兩國領袖上周的通話內容。川普在社群網站Truth Social上表示,按照美中達成的新的貿易協議,美國將從中國獲得稀土磁體。他還表示,將允許中國學生在協議達成後繼續留在美國大學學習。
圖片來源: Li Ying/Xinhua via AP/picture alliance
替美中領袖峰會鋪路 美中即將舉行談判前夕,歐盟和美國在蘇格蘭達成了貿易協議框架 。路透社分析指,美中談判不太可能有類似的重大突破,但延長關稅與出口管制的談判「休兵」期限是有可能的,這有助於避免貿易戰繼續升級,並替川普與習近平 在10月底或11月初會晤鋪路。
美聯社亦指,幾乎可以肯定雙方代表在瑞典至少會同意把關稅維持在當前水準,並努力促成兩國領袖能在今年稍晚會面,以達成更持久的貿易協議。
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PI)副所長卡特勒(Wendy Cutler)說,「這場會談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替川普和習近平在秋天會面奠定基礎……北京可能會堅持先有充足的準備,才會同意舉辦領袖會面」。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會長譚森(Sean Stein)則稱,這次談判可能是兩國政府第一次有機會真正討論到結構性改革議題,例如中國是否對美國企業更開放市場;產業界人士也會關注這場會談的「氣氛」如何、雙方代表怎麼描述討論內容,以及是否透露出兩國領袖峰會的線索,因為任何真正的協議都是取決於領袖會議。
週日(27日),川普在蘇格蘭表示美中達成協議的日子「指日可待」。「我們真的算是跟中國達成協議了,再看看狀況怎麼樣。」
中國駐華府大使館表示,北京希望貿易談判能帶來更多共識與合作,減少彼此誤會。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27日則發表一篇社論,一方面聲稱願意以對話協商解決問題;一方面卻也重申反對美國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中方是帶著誠意到瑞典的……誠意不等於無原則的妥協……中方維護的,不僅是自身正當權益,更是國際公平正義。」
DW中文有Instagram !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