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中關係:中國是競爭對手還是盟友?

2009年11月6日

據民意測驗,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認為與中國的關係是美國最重要的雙邊關係,遙遙領先於其後的美英和美加關係。一半以上美國人認為中國是競爭對手,三分之一美國人認為中國是盟友。在美中關係中,最重要的議題加上了再平衡和貨幣問題,而以前中美關係中最重要的內容是台灣和人權問題。歐巴馬不久後與胡錦濤的會晤中,將會談及上述兩大新議題。

2009年2月,希拉蕊訪問北京圖片來源: AP

大家都在談論美中夥伴關係。但在許多方面,兩國仍然是競爭對手。美國保守黨和五角大樓都對中國不透明的軍費在過去10年裡每年以兩位數增長表示擔憂。

法新社記者在文章中寫道,五角大樓表示:"我們不否認他們有權對自己的軍隊進行現代化建設,但從中國的規模和它的地位、它的鄰國的角度出發看問題,我們有權這樣問:你們為什麼要做你們現在做著的事情?"

但美國無論左翼還是右翼陣營共同懷有的最大擔憂是中國增長著的經濟勢力。

對於中國的矛盾心態,湯姆遜-路透社與Ipsos聯合舉辦了一次民意測驗。該民意測驗表明,美國人認為中國很重要,但許多人懷著擔憂。

在對美國1077名成年人做的民意測驗中,34%美國人認為與中國的關係是"最重要雙邊關係"。排在第2位的是英國,佔23%,第3位加拿大佔18%。在回答中國對美國來說是什麼性質的這個問題時,56%認為中國是對手,只有33%認為中國是盟友。

經濟戰略研究所的普列斯托維茨說,在有些產品領域,將發生"美國針對中國"的貿易爭執,而歐巴馬應該在維護美國利益的同時,不要引發"與中國的險惡對立"。

歐巴馬政府稱,它不會從維護美國經濟利益的立場上退縮。作為證據,該政府說,不用往遠處看,只要看看9月對中國製造的輪胎施加的35%懲罰性關稅就行了。

自從歐巴馬今年1月就職以來,他的政府已有兩次拒絕稱中國是"匯率操縱者",這種稱號是可以導致就制裁措施展開討論的。但美國財政部作出了澄清,稱人民幣是低於實際價值的,並稱這可能會是歐巴馬與胡錦濤會晤時提到的一個話題。

美國工業界說,北京操縱它的貨幣,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損害,因為人民幣匯率過低,就壓低了中國產品在國外的價格。去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總額愈3300億美元,中國成了遙遙領先於其它國家的美國逆差頭號製造者。

但是,在另一方面,誰也不像北京購買美國債券這麼積極這麼多。中國積累了約8000億美元的美國政府債券,成了美國政府債券最大持有者。這給了中國對付美國的一個新槓桿,但也使兩國經濟以前所未有的緊密程度相互糾纏在一起。

射斷美國的弓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提出要創建非主權貨幣,被美國一些分析家稱為本年度一次"射斷美國的弓"的行為。所有人都認為,美元作為世界主導貨幣的日子將會走到盡頭。

周小川是在倫敦20國集團峰會一周前發表的一篇文章裡提出上述建議的。顯然為了獲得國際讀者,中國央行採取了一個不尋常的步驟,在出版這期中文版的同時出版了英語版。

上海實業證券(Industrial Securities in Shanghai)首席經濟師董憲安(音)說:"央行這一討論事實上反映了中國對它巨大的外匯儲備、美元的持續貶值和美國加大貨幣發行量的擔憂。"

中國擔心美國政府會通過增發貨幣、允許通貨膨脹來把"債務貨幣化",導致在中國外匯儲備中佔主要地位的美元價值受到侵蝕。

溫家寶總理在3月今年中國最重要的新聞會上坦率地說:"我們借了很大一筆資金給美國,我們當然要擔心我們的資產的安全了。老實講,我是有一點擔心的。"

他要求美國維護它的"信用",保證中國資產的安全。他上的這番講話是不會不引起注意的。

歐巴馬就職後將首次出訪中國圖片來源: AP

貨幣問題談判刺激神經

中國官員對有些人關於中國儲蓄量太大導致全球不平衡的提法表現出不快。一些美國私立機構分析家認為,大規模從中國流出的資金加大了美國國內的泡沫,導致金融危機發生。

周小川在9月說,關於美元的報告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駁斥了相關批評。

但中國央行行長的那個建議刺激了人們的神經。不斷來自華盛頓的對中國貨幣的抱怨早已成為一個磨擦源。

再就是,美元最近的下滑和輿論關於它可能喪失現在的地位的評論,可能會使美元進一步走弱,而這對中國和美國都將構成威脅。

於是兩國找到了一條討論貨幣問題的道路,這在雙方的資本和外匯市場上引起了些許騷動。這裡產生的一個新名詞叫"再平衡。"

當中國代表團在匹茲堡遭遇美國關於經濟再平衡的呼籲時,中國一開始的反應是猶豫的。這個再平衡的思路是,象中國這樣以出口為重的國家要擴大內需,而像美國這樣的消費大國則要努力增加儲蓄。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高級官員對路透社說,在這一背景下,胡錦濤與歐巴馬不久後會晤時,將會具體談及貨幣問題。他說:"將會明確提出,再平衡的部分內容是創造一個更平衡的、更大程度上依賴於國內需求的經濟增長,而這顯然涉及方方面面的宏觀經濟政策。"

這名官員否認了那個廣泛流傳的觀點,即中國大量擁有美國國家債券是令美國擔憂的一件事。他說:"他們為我們的經濟成就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我們也對他們的經濟成就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不是問題,這是一件好事。這是一件巨大的好事,應該受到歡迎。"

普列斯托維茨指出,中國的槓桿作用是有限的,因為中國也知道,如果它忽然決定大量拋售美國國債,它也將受到巨大損失,"這是一個雙方給予保障的防破壞局面。"他的這個觀點是跟中國許多分析家一致的。

北京外國語大學美中關係專家謝濤(音)說:"在極端的情況下,中國領導人可能會以拋售美國國債作為威脅。但目前,我真的不相信他們會這樣做。"

再平衡和貨幣關係是美中關係要點單子上的新內容,很長時間以來,這個單子最重要的內容是台灣和人權。

綜合報導:法新社/平心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