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國「TikTok難民」會在小紅書上遭言論審查嗎?

2025年1月15日

中国社群網站應用程式小紅書在美國突然人氣飆升。美國「TikTok難民」受到小紅書中國用戶熱情友好的歡迎。在那裡,不但有請求美國用戶幫忙協助完成英語作業的中國用戶,也有分享貓咪照片獲得大量點贊的美國用戶。不過,在審查極其嚴格的小紅書上,美國「TikTok難民」遲早也會吃到言論審查的「鐵拳」嗎?

美國「TikTok難民」的大量湧入讓小紅書獲得「潑天的流量」
美國「TikTok難民」的大量湧入讓小紅書獲得「潑天的流量」圖片來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隨著TikTok「不賣則禁」的大限將至,美國大量「TikTok難民」在短短幾天內湧入中國社交平台小紅書
(RedNote)。

路透社報導稱,兩天內,小紅書新增新註册用戶超過70萬。據研究機構Sensor Tower估測,小紅書本周在美國的下載量同比增長200%以上,較前一周增長194%。

路透社報導,本周一(1月13日),在小紅書上名為「TikTok難民」的即時聊天中,超過5萬名來自美國和中國中國用戶進行了互動交流。

中國的資深用戶們向美國「TikTok難民」表示歡迎,還就美食和青年失業等話題與美國用戶交換了意見。

不過,美國用戶也會將話題轉向「更危險」的領域。

「可以問一下中國和香港的法律有何不同嗎?」一位美國用戶問道。

「我們不想在這裡談論這個。」一位中國用戶回答道。

路透社報導稱,兩天內,小紅書新增新註册用戶超過70萬。圖片來源: Taidgh Barron/ZUMA Press Wire/picture alliance

《紐約時報》報導稱,在另一場觀看次數超過3萬次的群聊中,參與者討論了審查制度,並在評論中分享了如何避免因提及政治敏感話題而被平台封禁的技巧。

如此大規模的新用戶的湧入似乎讓小紅書感到措手不及。兩位熟悉該公司的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小紅書正忙於尋找方法來審核英文內容並開發英漢翻譯工具。

小紅書只維護一個版本的應用程式,而不是像抖音一樣將其拆分為海外和國內兩個版本——這在受國內審核規則約束的中國社交應用程式中非常罕見。

儘管如此,該公司仍熱衷於挖掘突然高漲的關注度,因為高管們認為這是一條像TikTok一樣獲得全球知名度的潛在途徑。

更多閱讀:媒體:TikTok準備周日關閉美國境內服務

小紅書被視為中國改良版的Instagram,成立於2013年6月。該社交平台的訊息首頁以瀑布流(Pinterest-style layout)筆記的方式呈現,但又結合影片與直播功能。用戶可以分享產品評測和旅遊目的地的文字介紹,即「種草筆記」,也可以搜索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並進行標記,同時售出和購買商品。

目前小紅書上的活躍用戶超過3億,最新估值為170億美元。

小紅書也被看作是一個言論審查極其嚴格的社交平台。2022年7月,中國數字時代報導稱,一份展示小紅書審查知識庫的文件被洩露,其中含有實施審查的大量細節。文件長達143頁,描述了小紅書監測輿情的方式,以及在長達數月的時間裡所積累的輿情案例,而後將其提取敏感詞,以便其審查員更高效地審查當時平台上2億個活躍用戶的內容。例如平台的審查系統在兩個月內就新增了564個與習近平相關的敏感詞。

TikTok為何叫人上癮?

02:00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短時間內大量美國用戶湧入小紅書給中國網路監管部門及平台本身都帶來新的壓力和挑戰。在微博上有用戶直言,加入小紅書的美國用戶「遲早會吃到中國審查制度的鐵拳」。也有網民建議中國的監管部門展現足夠的「自信」,不要對小紅書上的外國用戶搞「一刀切」和「千方堵」。

更多閱讀:六四提問後 「小紅書」微博帳號被停用

《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也在微博上寫道:「面對求之不得、突然湧來的潑天流量,最重要的恐怕是,我們要堅定『它是一件好事』的總體認知,順勢而為往前走,遇到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

不過美國用戶是否會長時間駐留小紅書,目前還不得而知。美國《時代》雜誌分析認為,「蜜月期」不會持續太久,因為「TikTok難民」註册小紅書是一種抗議美國政府禁令的形式。文章認為小紅書也有機會面臨相同的潛在禁令,因此並非美國用戶長期的替代品。

《環球時報》國際時政記者白雲怡在微博上寫道:「感覺小紅書的管理層現在心理應該挺複雜的,一邊是潑天的流量+最好的營銷,一邊是監管和安全審核的複雜性陡然上升+隨時可能被美國盯上…希望他們能找到好辦法。」

據CNN報導,敘事情報服務商PeakMetrics稱,截至周二,小紅書上發表的帖子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涉及中國的敏感話題。

(路透社等)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