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國以新方法保護引進的新狼

Madeleine Amberger2008年8月6日

上個世紀90年代初,狼在美國西部已被趕盡殺絕。後來在一項物種保護計劃框架下,人們從加拿大引進狼種,在愛達荷、懷俄明、蒙大拿三個州放生。這一做法,頗受美國西部牧場主的爭議。現在,10年多過去了,加拿大狼已經習慣了它們的新家,數量已增長到1500只左右,不再需要特殊保護。但為了防止它們被再次趕盡殺絕,就必須對它們進行監測。蒙大拿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特意為此開發了一個新方法。德國之聲記者採訪報導如下。

與狼共舞圖片來源: DW-TV

野狼的嗥叫聲,至少在美國蒙大拿州的一些地區,人們不久將會定期聽到,但不是真的狼嗥聲,而是錄音。屆時,每天清晨和傍晚,名為"孤獨之狼"的一個聲頻文件就會自動播放,打破荒山野地的靜寂。野生生物系學生羅亞(Teresa Loya)深知狼嗥的意思。她介紹說: "感覺孤獨的狼就是這麼叫的。它可能是想找個伴兒,也可能是一隻迷失的小狼崽想找群狼做依靠。一隻狼就是通過這樣的嗥聲告訴同類,它不想再孤獨下去了。這叫聲聽上去好像是挺憂傷的。Uuuuuhhhhhh。"

首批實驗表明,在野外播放表示孤獨的狼嗥聲確實可以引來其它狼的回應。

估計這些狼離所謂的"嗥叫箱"(英文Howlbox)有1到2公里的距離。每隻狼發出的嗥叫聲,其頻率各不相同。用聲譜圖顯示錄到的狼嗥聲,根據不同頻率的數量,人們就可以知道附近有多少隻狼。

播放動物比如說鳥類或者青蛙的叫聲,然後錄下其同類的回聲,這種做法並不算新。但在野生生物學家奧斯班德(David Ausband)看來,人們迄今使用的技術有兩個缺點:一是需要兩台設備,一台用來播放,一台用來錄音;二是需要有人操作。嗥叫箱就克服了這兩個缺點。奧斯班德介紹說: "嗥叫箱是全自動的,用不著再靠人開關。一年大部分時間,狼群都是分散四處。要是一直得有人操作設備的話,那就太費事了。而我們的嗥叫箱配置了太陽能電池板,可以在野外無限期地自動工作。再說了,你不能為了數狼的數量,讓一個人在荒山野嶺露營兩個月,每天的任務就是按上幾次播放鍵、錄音鍵,兩個月後給點兒錢走人。這麼做行不通。"

嗥叫箱的大小和老式錄音機差不多,它的硬碟儲存了幾種不同的狼嗥聲。科學家們可以編程控制它什麼時候播放什麼樣的嗥叫。在今年夏季的野外試用階段,它們將在每天的清晨和傍晚"放聲高歌",因為狼在這兩個時間段特別愛嗥叫。

發明嗥叫箱的靈感來自美國愛達荷州的內茲-佩爾塞(Nez Perce)印第安族部落。在美國西部成功恢復狼跡,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這個印第安族部落的協助和支持。該部落崇拜狼,視其為神物,他們需要廉價手段給狼群計數。由於相關的物種保護計劃到期,不再延長,他們沒有那麼多經費在每一隻狼的脖子上裝一個訊號發送器,儘管這才是最為精確的計數方法。奧斯班德說:"如果使用訊號發送器的方法,你只要開飛機定期飛過那些動物出沒的地帶,就可以很好地瞭解它們的數量和分佈情況。而我們的嗥叫箱只能給出大概的數據,我們只能說,這一帶有40到60隻狼,那麼估計是50只吧。精確度不是很大,但是足夠人們有個大致瞭解,長期跟蹤監視野生狼群的發展。"

為了盡可能地提高數據精度,科學家們計劃集中在一定的區域安置他們的嗥叫箱。奧斯班德說: "我們只把嗥叫箱安在經驗表明狼特別愛去的地方,比如說夏天它們喜歡把小狼崽藏在較潮濕的草地。也就是說,我們並不是跟著狼群到處跑,而是等它們聚集到某個地方的時候再來計數。"

如何解釋記錄到的聲譜圖,這一點還有待進一步探討。麥克風的最大有效距離是方圓2公里,但聽上去好像很遠的一隻狼,它離嗥叫箱到底有多遠,是2公里嗎,還是只有1200米?羅亞還介紹了另一個有待研究的問題: "假如錄到的是狼聲大合唱,你怎麼計數。一群狼齊聲嗥叫時,有一點非常獨特,那就是每隻狼剛開始嗥叫的聲音頻率是獨特的,但後來大家都會向一個頻率靠齊,統一成一個聲音。那麼區分哪隻狼是什麼時候加入的大合唱,由此來對其計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今年夏天,科學家們準備先安裝15個嗥叫箱進行試驗。這些嗥叫箱必須安裝在樹上,以免被其它野生動物挪走或者踩壞。而且,因為狼和黑熊和平共處,美國西部有狼的地方也有黑熊,因此,安裝時還得考慮嗥叫箱不會被好爬樹的黑熊破壞。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