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不止是紙媒 中國試圖通過西方網媒做宣傳
2021年4月1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多年以來中國的宣傳機構都在尋求擴大在海外的影響力,旨在讓北京在國際社會上擁有得更大話語權。其中一種策略是,在有影響力的國際報刊購買廣告插頁,給中國政府做宣傳。 隨著新聞媒體的數字化,這種宣傳方式也進入到電子領域,中國官媒,比如新華社,中國日報也在國外報紙和雜誌的網站上打出廣告。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詹姆斯敦基金會《中國簡訊》前編輯約翰‧道森(John Dotson)。他指出,中國官媒在美國主流報紙比如《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的增頁刊登宣傳文章的做法由來已久,這些文章通常打著 "中國觀察 "或 「中國焦點」的標籤,實際上是中共機構準備好的宣傳內容。增頁會也被標注為"付費廣告性質出版物"。不過這些文章看起來就像是主報提供的新聞和社論。
川普担任美國總統期間就曾表示,中國當局在美國收買媒體,擴大影響力,並指出北京的這種行為是「試圖干預美國政治」。
不僅在美國,在歐洲的媒體界,中國官方試圖擴張影響力也不是新鮮事。2018年初,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與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GPPi)就聯合發布了一項研究報告,警告指出,中國正在積極運作,改善中國政治經濟體制在全球輿論中的形象,並且將其包裝為自由民主體制之外的可行方案。這份題為Authoritarian Advance(威權推進)的研究批評指出,一些享有盛譽的西方大報定期隨刊附送北京官方色彩濃厚的《中國觀察》增頁。除了一些知名美國媒體外,法國《費加羅報》,以及德國的《商報》、《南德意志報》等都刊登過這種增頁。《南德意志報》去年5月宣佈停止刊發《中國觀察》增頁。
詹姆士敦基金會發現,雖然中國官方在海外媒體的宣傳多年來受到關注,但這種宣傳漸漸擴大到數字媒體的狀況卻不受人知,在網路媒體方面,這些宣傳有可能接觸到更廣泛的受眾,在某些情況下,還能更具體地針對特定的群體目標。比如,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中國日報》向《外交政策》支付了一筆廣告費,2020年5月至10月又向該雜誌支付了10萬美元的廣告費,用於在電子版插頁上投放《中國觀察》的文章,以及通過電子郵件的廣告推廣這些內容。
文章指出,中國官方一直在海外主流媒體購買插頁廣告,如今也在這些出版物的網頁推廣此類內容是一種自然的發展狀況。利用西方知名報紙的可信度,甚至一些讀者可能未能注意到小字標注的免責聲明或是付費廣告性質出版物的字樣,進行大外宣,試圖講好中國故事。
一些英文新聞機構意識到與中國的這種廣告合作關係或引起爭議和擔憂,決定放棄這些收入來源。根據美國媒體報導,《紐約時報》去年6月底下架並刪除所有《中國日報》付費廣告。倫敦的《每日電訊報》也不再刊登來自《中國日報》的廣告。不過,仍有一些英文新聞機構保持著這些聯繫,並將中國官方廣告擴展到電子領域。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