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國會議員促制裁港檢控官 港府:橫蠻霸凌

2022年7月22日

美國國會兩黨多名議員聯署,要求美國總統拜登制裁主理「政治檢控」的香港檢控官。前年已經歷首波制裁的香港政府港府除了作出駁斥,新任律政司長說會有「適當方法」保障司法人員不受影響。

Court of Final Appeal in Hong Kong
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承諾的香港特區享有「獨立司法權和終審權」,但許多人擔憂「人大釋法」以及中央越權立法已經損及香港司法獨立。圖片來源: Kin Cheung/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12名跨黨派議員,於週三(7月20日)聯署去信美國總統拜登,要求制裁負責政治案件的香港律政司刑事檢控官。信中寫道,香港律政司檢控人員是損害法治的「共犯」,在拘禁政治犯上扮演重要角色;並形容當局設立「特別職務組」專門處理政治案,此做法是把政治檢控制度化。

信件同時指出,不是每個檢控官都參與政治檢控,部分人也曾發聲批評領導層違反專業道德。雖然預計新任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會延續強硬手腕,但個別檢控人員現時仍可拒絕涉足政治案件。參與聯署的議員認為,美方應制裁自願參與政治案的檢控官,因為他們導致行使人權的人士被任意拘押。

CECC信件指,自2019年反修例運動以來,港府以示威或政治相關罪名拘捕超過1萬人,近3000人被起訴。而北京訂立的《港區國安法》剝奪了香港法律制度對被告的保障,包括大幅提高保釋門檻、由指定法官審案、被告有機會被送返中國內地受審等。信件舉例,言語治療師工會羊村繪本案、法庭旁聽人士因拍掌聲援而被控煽動罪等,已證明政治檢控對言論自由的負面影響。

哪些檢控官被點名?

CECC上週發表的研究報告,點名律政司15名參與國安法案件和其他矚目政治案件的檢控人員。當中,領導整個刑事檢控科的刑事檢控專員楊美琪,是民主派初選案的首席檢控官。另至少5名高級檢控官來自「特別職務組」,包括主理首宗國安案「唐英傑案」的周天行、檢控《立場新聞》的伍淑娟、負責《蘋果日報》國安案的羅天瑋等。其他被點名的檢控官,還有負責六四集會案、「612基金」案、「721事件」相關案件等。

因應反修例示威衍生大量案件,律政司在2020年4月成立「特別職務組」,網頁稱是處理「公眾秩序活動」案件。及後,該部門也主責檢控國安法被告。CECC報告提及,檢控官在香港的《檢控守則》下有一定酌情權,例如基於社會公正,並非一定要作出檢控。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在報告發表後透過發言人稱,「強烈支持」報告內容,並說在《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下,任何涉及侵犯人權者「必須面對制裁」。美國國會分別在2019和20202年通過《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與《香港自治法案》,及後美國政府根據此法制裁多名主理香港事務的中港官員,包括新任行政長官李家超。

專訪劉慧卿:「我認為英國的角色相當糟糕」

05:46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律政司長:如胖虎般橫蠻

港府週四(7月21日)發聲明回應,批評包括CECC在內的美國政客「橫蠻無理的霸凌行徑嚴重違反國際準則,同時粗暴地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有關制裁是威嚇。聲明指,律政司檢控人員一直獨立和公正地秉行公義,檢控時嚴格按照國際慣例,只會根據法律及證據作決定,不會因涉案人士的政治理念或背景而有不同處理。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表示:「以任何卑劣行徑企圖向我們的檢控人員施壓都只會徒勞無功。」明報報導,林定國上週向全體律政司人員發內部電子郵件,稱他與行政長官李家超在CECC報告發表後親自會見被點名的檢控人員,表示港府和中央必會盡一切能力確保他們能安心工作,不需顧慮。

林定國在週日(7月17日)接受無線電視訪問時說,早已預計自己可能受制裁,並稱當局有「適當方法」保障律政司人員不會受制裁影響。他說前線檢控官只是「打工」,斥責CECC針對他們是「卑鄙無恥」,並如此比喻:「想起的小時候的卡通片,《叮噹》裡的技安、現時叫《多啦A夢》的胖虎,橫蠻無理。」對於《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林定國則說政府現在沒有確實時間表,要深思熟慮做法律研究。

美國維持香港旅遊警示

另外,美國國務院本週二(7月19日)更新旅遊提示,維持香港於第四級,呼籲國民不要前往(Do not travel),其餘同級的國家是緬甸、伊朗、伊拉克、北韓、俄羅斯和委內瑞拉。美方自今年3月起對香港發出最高級別旅遊提示,當時並列第四級的還有韓國和新加坡等,但後者已於一個月後下調回最低級(第幾級?)。

公告指出,香港因為清零政策實施嚴格的防疫規定,令家長和小孩有機會被分隔。除此以外,香港政府也指香港濫用本地法律,尤其自港區國安法推行後,外國人和組織前赴當地會面臨更高的被捕、拘留、起訴和驅逐出境的風險。公告並特別提及,中國的官方宣傳(propaganda)錯誤指控美國公民有份挑起香港的動盪,在部分情況更加會發佈他們的個人資料,引致社交媒體上的暴力威脅。

(綜合報導)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