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國總統赴東亞為履行拯救使命

2009年11月13日

周四,美國總統歐巴馬開始他的亞洲之行。《每日鏡報》認為,"美國總統對這一全球最富有活力的地區進行就職訪問與其說是友好訪問,倒不如說是履行拯救使命。"

走向東亞為了走出危機圖片來源: AP

因為:"現在亞洲已經成長壯大,越過了美國半個世紀以來的主導地位。美國引發的金融危機打擊了整個亞洲的出口經濟,經過這樣的混亂後,亞洲這個新興大陸正在尋求新的自主權。日本新首相鳩山任職後沒幾天就淡然地表示,日本正在爭取與競爭對手中國建立一個排除美國在外的東亞貿易集團。而美國畢竟是日本傳統上的保護國和最大的出口市場。

在北京,歐巴馬將作客一個未來領導世界的大國,這個大國不僅試圖取代戰後年代美國在亞洲所起的作用,而且不斷擴大在非洲和南美的勢力範圍,北京的體格越來越強壯了。

歐巴馬訪問的亞洲已不再是美國傳統上理解的亞洲,美國的最重要夥伴今天已不再是日本,而是中國,看一眼兩國之間的貿易、美國高筑的債台及中國通過購買美國國債對這些債務進行控制就一目瞭然。所以,歐巴馬要努力使亞洲對美國保持忠誠。在亞洲,歐巴馬沒有像在歐洲那樣具有搖滾歌星般的吸引力,他也提不出任何新的倡議。在布希多年來忽視這個大陸以後,歐巴馬要在亞洲展示美國的存在,但美國不再是領導亞洲的國家,而是平起平坐的夥伴。"

《商報》也認為,歐巴馬代表的美國是一個"削弱了的超級大國"。歐巴馬到亞洲首先要談"美國從經濟危機中吸取的教訓,而不是教訓別國。因為中國經濟早已恢復了以前興旺發展的狀態。"在談到美國的對華政策時,《商報》寫道:

"美國副國務卿斯坦伯格說:'我們與盟國已做好準備,歡迎中國成為繁榮和卓有成效的大國,但同時中國必須向世界保證,它的新角色不應該損害其它國家的安全和福祉。'核心問題是如何解決可能出現的利益衝突,也就是中國成功崛起,但又不引起地緣政治的動蕩。

華盛頓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美國人沈大偉也認為,與前任布希不同,歐巴馬試圖更多地把北京作為全球夥伴納入全球體系,'這次訪問將使中美關係發生根本變化'。與過去的國事訪問不同,這次訪問涉及的雙邊和亞洲問題不多。沈大偉說:'歐巴馬要把雙邊關係提升到完全新的水準'。

但沈大偉也看到,中美雖然經濟上互相依賴、政治上明顯接近,但雙方仍有許多對立和爭奪,氣候政策就是一個例子,中國軍隊加速裝備和現代化也使美國的將領們十分擔憂。"

摘譯:王羊

責編:葉宣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

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