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不見蹤影引發各方猜疑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德國之聲中文網) 《華爾街日報》1月5日獨家報導,中國監管機構正在試圖讓馬雲分享他旗下龐大的金融科技事業所收集到的消費者信用資料。
消息人士表示,當局提出兩個選項: 一個是要求螞蟻集團將資料轉移給中國人民銀行營運的全國性信用系統,另一個則是要求螞蟻集團分享數據給央行實際掌控的信用評等公司。
該消息人士表示,雖然螞蟻集團和中國其他七個數據公司都一樣是該信用評等公司的股東,螞蟻卻從未交出數據。
《華爾街日報》報導,監管機構認為螞蟻金服通過從支付寶等應用程式獲取的大量個人數據,對小貸公司甚至大銀行擁有不公平的競爭優勢。在中國,支付寶有10億名使用者,累積大量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借貸行為與貸款記錄資料。
憑借這些資料,螞蟻已經從大約100家商業銀行取得大部分資金,也已經向5億人發放了貸款。這種安排讓銀行承擔了借款人倒賬的大部分風險,而作為中間人的螞蟻集團卻將利潤收入囊中。
雖然這種商業模式對公司有利,但也已經證實對國家金融系統有害,因此現在中國政府希望扭轉這種商業模式。《華爾街日報》引述熟悉監管機構政策的消息人士透露,政府想要限制螞蟻集團以銀行角色放款,也計劃打破該公司對消費者數據的壟斷。
馬雲始終拒絕分享數據 多年來,以央行為首的中國金融監管機構一直試圖效仿美國Fair Isaac Corp.所創建的FICO評分,在中國建立一個讓放款人更能評估借款人信用的評分系統,借此擴大公司和個人的融資渠道。這也是政府近日推動「數字治理」(digital governance)的政策一環-利用數據和科技加強對社會和經濟的控制力。
然而,馬雲多年來卻都拒絕配合政府。作為中國「創新」的代名詞,馬雲雖在過去多年利用公司蒐集的數據協助當局打擊罪犯、讓異議者噤聲,甚至利用追蹤聯絡人的功能協助當局控制新冠疫情,馬雲卻始終拒絕讓監管機構取得更多螞蟻集團掌握的個人信用數據。
中國人民銀行也推出了個人信用評級的公司「百行徵信」,控股股東是由央行監管的國家網路金融協會。該公司還邀請馬雲的螞蟻、以及旗下擁有微信的騰訊和其他六家公司成為百行徵信的小股東。
當局的最初想法是,讓螞蟻等公司分享他們用戶的信用資料,開放給全國的金融機構訪問。早在人民銀行推出百行徵信的三年前,螞蟻集團就在2015年創建了自己的信用評分系統「芝麻信用」,協助沒有在其他地方建立信用資料的個人或小商家進行評級。
但是中國官員們與顧問說他們的計劃失敗了: 螞蟻集團以維持市場競爭力為由,拒絕貢獻數據。隨後芝麻信用的規模又再度擴張,甚至用手機充電器、腳踏車、汽車等物品獎勵信用評等優良的使用者。
馬雲下落不明 據中國知情官員透露,馬雲去年10月底公開抨擊中國金融監管政策一事激怒了領導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甚至親自出面叫停螞蟻集團的IPO計劃 。消息傳出馬雲在事後被監管機構約談時,提出只要國家需要,「政府可以拿走螞蟻集團的任何部份」。12月,央行為螞蟻集團制訂了整改計劃 ,當中要求螞蟻必須獲得個人信貸業務的所有牌照。
馬雲在去年10月底出席論壇痛批監管當局後,就沒有在公開場合露面,引起各界懷疑馬雲「被失蹤」。1月5日美國媒體CNBC引述消息人士報導,馬雲只是保持低調,沒有「被失蹤」。螞蟻集團近幾周縮減了業務,降低部份借款人的信用額度、也移除了某些監管者不支持的線上商品。
失言、失寵、失足、失蹤? 那些「消失的」中國商界大佬
馬雲退出公眾視野已有兩個月。此前有一些中國商界風雲人物也曾一度消失隱身,導致傳言四起。其中一些後來被證實遭逮捕,被起訴判刑;另一些則重新現身履職。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Apple Daily 馬雲去年10月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發表演講,公開批評中國的金融監管體制。11月初,阿里巴巴旗下的金融科技公司螞蟻集團在上海和香港價值370億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在最後一刻被叫停。自此,馬雲一直沒有公開露面或發言。監管機構多次約談螞蟻集團管理層,並宣佈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反壟斷調查。
圖片來源: DW/Y. Gebrezihaber 據《紐約時報》報導,2018年1月27日凌晨,45歲的肖建華坐在輪椅上被人從香港四季飯店帶走,他的頭被像床單或毯子的東西蒙著。2月1日,肖建華名下最主要的「明天系」集團刊登頭版廣告,稱肖「在國外養病」。報導稱,肖可能與曾慶紅的親屬有過生意往來。直到2020年7月,明天集團首次證實了肖建華在中國大陸,並說他在配合政府重組企業集團。與此同時中國兩家監管機構宣佈,已接管明天控股集團旗下幾家價值數千億美元的公司。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Next Magazine 2017年6月14日,安邦集團在官網發表聲明,稱董事長吳小暉"因個人原因不能履職,已授權集團相關高管代為履行職務"。《紐約時報》引述知情人士稱,吳小暉遭到拘留。2018年3月,吳小暉被檢察署起訴,5月即因集資詐騙及以職務侵佔罪成,一審判囚18年。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imaginechina/C. Liang 中國官方新華社報導,2015年11月1日,澤熙投資總經理徐翔「通過非法手段獲取股市內幕訊息,從事內幕交易、操縱股票交易價格,被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身著白色阿瑪尼西裝的徐翔在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附近被抓。紐約時報報導,在2015年夏股災時,澤熙旗下的基金收益仍逆市上漲。2016年4月,徐翔被正式批捕。2017年1月,徐翔以操縱證券市場一審被判五年半,罰金110億元。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Li Shengli 2015年12月4日,大連實德集團、實德俱樂部前董事長徐明在服刑的武漢監獄中因突發心肌梗塞死亡。徐明曾在薄熙來案中出庭作證。薄熙來被指控收受其巨額賄賂。2012年3月,有多家媒體報導稱,徐明涉嫌經濟案件被相關部門控制。但此後有關其被捕、被起訴以及最後被判刑的過程不曾被公開。徐明的刑期也一度不為人知。
圖片來源: Reuters/China Daily 金融時報報導,2015年12月,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在失聯四天後現身。報導稱,失聯期間他在協助中國當局進行一項調查。報導稱,在中國政府的反腐運動中,郭廣昌是受到波及的最知名的民營企業家。當他在公司內部會議上再度現身時,全場起立歡迎。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Liang Zi 《金融時報》報導,2015年12月,國泰君安國際董事會主席閻峰在失蹤5周後現身,並恢復履職。報導稱,中國當局當時正在調查股市違規行為。《新京報》報導說,2015年A股跌宕起伏,下半年證券行業成為反腐重地,多名證監會官員、券商和私募的高管被調查。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Apple Daily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