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媒:習近平告訴拜登「中國終將統一台灣」

2023年12月21日

有美媒引述消息披露,習近平在舊金山「拜習會」期間告訴拜登:中國終將統一台灣,只是時間問題。中方還要求拜登發佈聲明,表態支持中國「和平統一」台灣,但遭美方回絕。對此,白宮拒絕證實,但稱習近平想統一「不是新鮮事」。

隨著台灣總統大選腳步將近,台海局勢與統獨話題再成國際焦點。
隨著台灣總統大選腳步將近,台海局勢與統獨話題再成國際焦點。圖片來源: Dado Ruvic/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週三(12月20日)發佈獨家報導稱,根據3名現任與前美國官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1月的舊金山「拜習會」親口告訴美國總統拜登,北京終將統一台灣,只是時間尚未決定而已。

報導還提及了所謂的「攻台時間表」。根據NBC消息,習近平在峰會期間告訴拜登,中國傾向「和平統一」台灣,並直接提及了美國軍方的預測——也就是北京計劃在2025年或2027年攻台的說法——但習近平告訴拜登:他們錯了,因為他還沒設定時間表。

根據不具名的美國官員,習近平還表達了對台灣總統選舉的擔憂,並指出美國對台灣的影響。一名美國官員表示,當拜登要求中國尊重台灣的選舉程序時,習近平回應稱,和平固然好,但在某一時刻,中方必須朝著總體解決問題邁進。

報導續指,中國官員在峰會前還要求拜登在會後發表公開聲明,表態美國支持中國「和平統一」台灣、不支持台獨,但遭到了白宮拒絕。

此前,曾有媒體引述消息報導,習近平在拜習會表示,他聽聞美國有各種報告稱,中方正計畫在2027年或2035年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但習近平表示他根本沒有這樣的計畫,也沒有人向他說過這類計畫。

今年11月,拜登與習近平在舊金山會晤,本意是為緩和美中緊張關係,但台海問題仍是兩國最大分歧之一。圖片來源: Li Xueren/Xinhua/picture alliance

白宮:不是新鮮事

針對NBC報導內容,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John Kirby)隨後向媒體表示,他不願談論美中領導人峰會交談的具體細節,但他稱習近平渴望統一台灣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並重申美國立場不變。

柯比表示:「習主席一直公開、明確地表達了他對統一(台灣)的渴望。 這不是什麼特別的新鮮事。 …我們仍然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我們不支持台灣獨立。 我們也不支持片面改變現狀,當然更不支持武力改變現狀。」

時機敏感

NBC報導中的習近平說法與他過去的公開發言並無太大差異,但報導披露的時機點恰好在台灣即將舉行總統大選之際,因而受到美國輿論關注。

美國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發表聲明,呼籲共和黨和民主黨共同努力遏制中國。格雷厄姆稱,該則報導的內容「令人不安」,他將與兩黨參議員合作採取迅速行動,為台灣建立強大的國防補充計劃並起草措施,若中國採取行動奪取台灣,美方就能對中國實施制裁。

美國「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中國、香港和台灣研究主任王亞秋則在X平台(前推特)發文評價稱,此類消息其實沒有新進展,但被反覆報導是因為外界迫切想知道進一步的內容。「全世界都在承受著中共隨時可能爆發、也可能不會爆發的災難性怒火。」

台灣即將於2024年1月13日舉行總統大選,台海局勢與統獨立場再成國際話題。台灣多家民調顯示,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目前依然處於領先優勢。在12月20日晚間的首場公辦政見發表會上,三位候選人的兩岸政策成為關注焦點。

賴清德在政見發表會表示,中國要併吞台灣是他們的國家政策,並非侯友宜或柯文哲全盤接受中國主張就有辦法制止。他稱,「不要傻傻地跟著中國定義台獨,也不要跟著中國一直檢討受害的台灣」。

賴清德續說道:「在中國的眼中,我們三人站在這裡參選總統通通都是台獨,你們接不接受?如果你們接受這就是台獨,難不成你們是在選特首?」

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則在政見發表會上稱,民進黨執政下,「台獨會引戰,戰爭就離我們越來越近,和平就離我們越來越遠」。他表示,若由他執政,「中華民國絕不會在主權上讓步,我會尊重現狀的基礎,跟兩岸創造一個互信和平的交流,確保穩定。」

前台北市長、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表示,他對兩岸關係的態度是「台灣自主,兩岸和平」,亦即在維持台灣現有的民主自由體制下,「以對等尊嚴的方式和大陸展開交流」,但他也表示「沒有人會把國家的安全完全寄託在對方的善意上」,主張台灣國防預算增至GDP的3%。

台灣2024總統大選誰能脫穎而出?

05:24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