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政治北美

美批中國「人質外交」 北京反控「新麥卡錫主義」

2020年10月19日

《華爾街日報》10月17日報導,稱中國在美國7月起訴一名解放軍學者後,警告美國他們將可能關押在中國的美國人。中國外交部則稱美方是故意打壓中國,還引用了1940到1950年代的麥卡錫主義反唇相譏。

Symbolbild USA China Beziehungen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政府警告美國,他們可能因美國司法部起訴中國解放軍的學者,而關押在中國的美國公民。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B. Trotzki

(德國之聲中文網) 根據《華爾街日報》10月17日引述不具名的消息人士報導,中國政府警告美國,他們可能因美國司法部起訴中國解放軍的學者,而關押在中國的美國公民。報導指出,中國政府透過多條管道,屢次向美國政府部門發出警告,其中也包含美國駐中國大使館。

消息人士告訴《華爾街日報》,中國直接了當的表示,美國應該停止起訴中國解放軍的學者,否則在中國的美國人可能發現自己觸犯中國法律。報導指出,美國今年夏天逮補一些在美國大學進行研究的中國訪問學者,並以向美國移民官員隱瞞身為現役中國解放軍軍人身份的罪名起訴他們。不久後,中國政府開始向美國發出警告。

一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拒絕向《華爾街日報》證實此事,這名國務院發言人只說:「我們警告美國公民,如果他們面臨商業糾紛丶法院發出的和解令,或是中國政府對刑事或民事案件展開調查,他們可能在事件落幕前被禁止離開中國。」

中國外交部1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到此事,發言人趙立堅強調,美方是「倒打一耙,顛倒黑白」。他說:「一段時間以來,美方出於強烈意識形態偏見和冷戰思維以及遏制打壓中國的險惡目的,肆意地監控、滋擾和盤查、逮捕在美中國留學人員,動輒無端扣押中國公民的電子設備,甚至進行有罪推定,公然羅織所謂『從事間諜活動』等荒謬罪名。」

趙立堅甚至用「新麥卡錫主義」指稱美方的行為。麥卡錫主義指的是美國1940到1950年代,以反共為名在證據不足下被指控對國家不忠、顛覆國家、或是叛國等罪,並在過程中被不當調查和審問。

中國的「人質外交」

今年9月,美國國務院列出諸多理由,建議美國人不要去中國旅遊。諸多理由中包含中國政府運用關押外國公民,在兩國的談判中取得優勢。美國司法部國家安全部門負責人迪梅爾斯 (John Demers) 告訴《華爾街日報》:「我們知道中國政府之前曾為了報復中國公民在其他國家被依法起訴,而在沒有合法的情況下,關押美國人丶加拿大人與其他國家的公民。他們希望藉此向這些國家施壓。」

雖然迪姆爾斯拒絕針對《華爾街日報》的最新報導做出評論,但他強調,如果中國希望被視為世界上的主要領導國,他們應該遵守法治,並停止將外國公民作為「人質」。在華府的決策圈,不少人將中國的作法稱為「人質外交」。

然而,中國政府之前已鄭重否認「人質外交」的指控。中國政府強調,他們逮捕外國公民只是在執行法律,以及保護中國的國家安全。中國駐美大使館與中國外交部都並未針對《華爾街日報》的最新報導做出回應。

前國安官員:美起訴中國學者是公然侮辱中國

一名前美國國安官員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表示,美國起訴中國解放軍學者一事對中國來說,是公然受辱。他認為,與美國之前對中國採取的其他反制行動相比,起訴中國學者此舉的殺傷力更大。

中國解放軍學者唐娟今年六月被美國聯邦調查局審問後,躲入中國駐三藩市領事館,後來才因離開領事館而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Justice Department

目前在保衛民主基金會擔任研究員的前國安官員辛格爾頓 (Craig Singleton) 告訴《華爾街日報》:「過往,中美兩國為了避免引發外交爭端並為中國留些顏面,會透過私下交涉來解決類似衝突。不過美國司法部起訴解放軍學者的舉動,被視為針對中國最受尊敬的政府機關展開攻勢。這個舉動改變了中美過往互動的慣例,也為雙方帶來嚴重威脅。」

中國政府在解放軍學者唐娟今年6月躲進中國駐三藩市領事館後,開始威脅拘捕在中國的美國人,希望美國能讓唐娟離開中國領事館並返回中國。然而,美國政府在發現中國並未這麼做之後,在唐娟今年7月離開領事館時,將她逮捕。

唐娟8月底獲得保釋,而她的律師西格爾 (Malcolm Segal) 向媒體表示,他並未發現中國政府有試圖介入唐娟的案件。他說:「中國政府並未在唐娟的案件中扮演任何角色,我也不認為他們會介入。」

《華爾街日報》指出,除了唐娟之外,目前仍有另外4名中國解放軍學者面臨相同指控。其中兩位預計11月會出庭。

楊威廉/鄒宗翰 (華爾街日報、路透社)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