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為何備受追捧?
2019年7月13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當很多西方人在夏日時分熱情地享受著日光浴,期盼著自己的肌膚在陽光下曬成小麥色時,無數非洲人和亞洲人卻在想方設法地美白。可能白人很難理解有色人種的這種行為,但是這種行為為化妝品行業帶來巨大利潤。
世界衞生組織警告說,特別是一些非法市場上銷售的廉價、非法美白產品當中包含了包括類固醇、對苯二酚和汞在內的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輕者可造成皮膚過敏,重者更可導致癌症和腎衰竭等嚴重疾病發生。
為什麼人們追求"白"?
儘管如此,大量非洲人和亞洲人,以及歐洲、美國、澳洲的有色人種為了美白肌膚都不惜鋌而走險。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統計,非洲奈及利亞國內77%的婦女都經常使用美白產品,這一比例在中國約為40%。
數百年來在這些國家人們頭腦中有一種觀念,膚色越白越漂亮。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學者菲尼克斯(Aisha Phoenix)對因膚色而遭受歧視的現象做過專門的研究。她解釋說:"很久以前很多地方人們會自然而然地將膚色淺同富裕聯繫在一起,因為這意味著膚色白的人不需要下地干活。"
後來在經歷過歐洲殖民以及奴隸販賣之後,白就高人一等的觀念就更進一步被加強了。白人奴隸主同黑人奴隸生育出的混血孩子被看作比普通黑人高一等,而且有機會躲過淪為奴隸的命運。
但是既然已經時境變遷,為什麼在現在這個已經進步很多的時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追求"白"呢?美國密歇根大學社會工作學教授何爾(Ronald Hall)在研究後發現,與深膚色相聯的偏見仍然深深地埋藏在人們的潛意識裡。"膚色越白就越聰明、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吸引人。"
有色人種處於不利地位
雖然在這個時代很多人都接受過啟蒙教育,甚至被看作是無偏見,但社會上仍然存在這種可怕的觀念。這也就讓膚色深的人在就業市場和婚姻市場上機會變差。何爾教授說:"這些人賺得少,社會地位低。"他補充說:"如果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膚色很深,那麼他當選美國總統的機會就要小得多。"
包括沙‧魯克‧罕在內的印度寶萊塢明星們拍過很多內容很荒謬的廣告。這些廣告中,明星們使用了"雪花膏"之後突然變得更受異性喜歡,他們變得更幸福更成功。
印度一位知名美妝網紅也承認過,她也曾迫於壓力而追求皮膚美白。她說:"人們總是覺得別人家的飯更香。"不過,白人想擁有小麥色膚色,或者反過來,這還符合"別人家的飯更香"的理論嗎?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學者菲尼克斯的態度十分鮮明:"這不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的問題,而是涉及到壓迫和種族歧視的歷史問題。歷史遺留下來的觀念讓人們今天都還認為膚色淺的人種更美麗更優秀。"
"沒有理由去追求白皙肌膚"
菲尼克斯表示,為了防止人們變成危險美白的犧牲品,應該讓人們對這些歷史背景更為覺悟。"重要的是讓大家清楚,沒有理由能夠說明淺膚色比深膚色更值得追求。"
雖然到實現這個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菲尼克斯和何爾認為他們已經看到些進步的表現。菲尼克斯舉例說,電影《黑豹》(Black Panther)中黑人角色就是正面的。何爾認為,不同族群不斷增加的互動有助於減少偏見。例如嫁給哈利王子的王妃梅根為英國王室誕下具有非洲血統的小王子。他說:"如果人們對刻板印象不同的例外情況見得多了,那麼人們也就會被迫瞭解探尋這背後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