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眾院外委會投票 授權拜登全面禁用TikTok

2023年3月2日

由共和黨議員提出的TikTok禁令,1日通過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表決,將賦予拜登權力禁止TikTok用於美國設備。這項決議若正式拍板成法律,將是美國所實施影響範圍最大的社交媒體限制。

若法案在美國國會闖關成功,拜登將有權全面禁用TikTok等涉及國安疑慮的中國軟體。(資料照)
若法案在美國國會闖關成功,拜登將有權全面禁用TikTok等涉及國安疑慮的中國軟體。(資料照)圖片來源: Radek Pietruszka/PAP/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周三(3月1日)投票表決,以24票對16票批準有關TikTok禁令的草案,內容包含授予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權力,決定是否應全面禁用TikTok等涉及國安疑慮的中國軟體。

該草案在正式成為法律之前,尚需美國眾議院及參議院全體成員表決通過,方能提交給總統簽署。若法案拍板定案,這將是美國所實施影響範圍最大的社交媒體限制。

提出該法案的眾議院共和黨議員、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ke McCaul)28日在表決前夕表示:「TikTok是一個國家安全威脅......(美國)是時候採取行動了。」

麥考爾說:「任何在其設備上下載了TikTok的人,都為(中共)開了一道後門以獲取他們的個人訊息。這(TikTok)是一個進入你的手機的間諜氣球。」

投票結果出爐後,TikTok發言人奧伯維特(Brooke Oberwetter)表示:「美國對TikTok的禁令,是向全世界使用我們服務的10億人輸出美國文化和價值觀。」

美國民主黨眾議員米克斯;圖為2021他在美國國會舉行有關新冠疫情聽證會期間提問。圖片來源: Sarah Silbiger/UPI Photo/Newscom/picture alliance

反對意見

民主黨人反對這項法案,認為這需要通過辯論和諮詢專家的方式進行盡職調查,而不應該倉促行事,加上該法案並未明確說明禁令將如何運作,卻賦予拜登極大的權力能全面禁用TikTok,限制美國人在他們的手機上使用或下載該應用程式。

非營利組織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反對該法案,認為這將遏制美國人的基本憲法權利。該機構的高級政策顧問萊文托夫(Jenna Leventoff)表示:「國會決不能審查整個平台,剝奪美國人言論自由。」

部分美國國會議員亦不認同該法案。美國民主黨眾議員米克斯(Gregory Meeks)說,他強烈反對,認為全面禁用TikTok將「損害我們在全球的忠誠度、破壞美國的就業機會,並削弱美國的核心價值觀,即言論自由和企業自由。」

米克斯說,他相信部分共和黨員議員對TikTok的擔憂是「合理的」,但該法案現階段仍過於「寬泛」,更理想的替代方案,應是使目前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和TikTok的談判繼續進行下去。

CFIUS是美國的國家安全機構,它在2020年一致建議TikTok的母公司字節跳動剝離該平台,因為擔心用戶數據可能交付中國政府。 TikTok和CFIUS已經就數據安全要求,進行了2年多的談判。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8日回擊,批美作為世界頭號大國,竟如此懼怕一款青年人喜愛的應用軟件。圖片來源: Kyodo/picture alliance

美中關係緊張

美國白宮日前給政府機構30天的期限,要求在公務設備上剔除TikTok,為遵守TikTok禁令下達最後通牒。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8日在例行記者會說:「美國作為世界頭號大國,竟然如此懼怕一款青年人喜愛的應用軟件,未免太不自信了。」並強調中國堅決反對「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無理打壓別國企業的錯誤做法」。

毛寧亦呼籲:「美國政府應當切實尊重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為各國企業在美國的投資經營提供開放、公平、非歧視的環境。」

針對美國一連串對TikTok的使用限制,TikTok官方也提出尖銳批評,稱這些禁令「不過是政治演出」。TikTok發言人奧伯維特(Brooke Oberwetter)28日告訴法新社:「不幸的是,這種做法已經成為全球其他國家政府的藍圖。」

上週,歐盟委員會和歐盟理事會相繼禁止員工在其公務設備上使用TikTok,而歐洲議會也追隨了這兩個歐盟最高決策機構的腳步,宣佈將從3月20日開始,禁止議員及工作人員於公務手機、平板使用TikTok,並強烈建議他們將TikTok從個人設備中刪除。

28日,丹麥議會也要求其議員從行動設備上卸載TikTok,聲稱因為有「間諜活動的風險」。加拿大政府則跟進美國,在本週對其政府機構頒布類似禁令。

TikTok在全球擁有超過10億用戶,包括在美國的1億多用戶,且用戶大多是年輕族群。這導致TikTok成為一種文化傳輸的力量,引起國際社會的警惕,並擔憂該平台與中國政府有所連結,儘管TikTok多次否認上述指控。

TikTok在台灣:兩岸統一的「先鋒」?

03:12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