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軍演與南海爭端:中國面臨難題
2010年7月25日華盛頓PK平壤:中國難以置身事外
據來自不同西方通訊社的消息,本周五,美國外長希拉蕊-克林頓(Hillary Clinton)在本屆東協區域安全論壇上發言,嚴厲譴責在"天安號"問題上,北韓"好戰"。這時,會議現場的北韓代表團發言人、外務省裁軍事務部門負責人李東一立即起身離開會場,以示抗議。之後不久,北韓國防委員會即以"核威懾"的辭令,表達了平壤對美國與韓國在日本海展開大規模海上軍事演習的憤怒。
在德國特裡爾大學政治學教授馬丁‧華格納(Prof. Martin Wagener)看來,真正讓遠在千里之外東協各國尷尬的,與其說是美國與北韓外長的對抗,莫如說是在場的另外一個區域地緣政治大國 - 中國。北京不僅在美韓軍事演習問題上,一直在提出明確抗議,而且對於美韓對手的平壤,中國也自有一番良苦的用心:
"北京不能再提高對北韓的壓力,以免促成北韓體制的崩潰。因為一旦北韓韓國統一,朝鮮半島勢必會進入美國勢力範圍,對中國極為不利。與此同時,維護住北韓不倒,也可以阻止美國軍隊緊逼中國。在這一層意義上,北京對現在韓國領導人李明博所持的強硬立場,感到很失望。"
東協與美國:華盛頓亞洲結盟政策的新契機?
本來,東協在東北亞安全問題上,向來能不作聲就保持緘默。但周五結束的東協區域安全會議上,東南亞這個最大的國家聯盟幾乎一反常態,提出南海問題,其中不僅包括了南海航運安全問題,涉及中國在這一海域加強自己的海軍力量存在;而且也直接涉及了南海的所謂南沙群島問題。
來自路透社的消息稱:東協提出這些問題之後,中國外長楊潔篪發表了據稱是非常激烈和情緒化的發言。儘管北京官方媒體本周末令人矚目地對於中國參與此次東協區域安全論壇諱莫如深,但在華格納教授看來,北面的美韓聯合軍演和南面的美國與東協聯手討論南中國海問題,都體現了遠東地緣政治推手的一個新維度。華格納教授雖然不同意中國有些戰略學者如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大校戴旭提出的,美國正在致力打造所謂"亞洲北約",制衡中國的說法。但他提醒人們注意美國結盟政策在遠東的變化:
"北約經歷了現代化過程。同樣,美國也在致力於自己在亞洲的聯盟政策的革新。意味深長的是:北韓在一系列問題上,促成了東亞的軍事化進程,促成了美國密切了它和韓國與日本的盟友關係,而這一點恰恰是北京非常不願意看到的。中國外交始終在力圖軟化美國在遠東的各種結盟。"
歐洲看亞洲:能夠隔岸觀火嗎?
值得玩味的是:在東南亞區域安全論壇上,歐盟也派出了代表與會。截至到發稿,布魯塞爾方面還沒有關於美國與北韓,東協與中國之間爭論的表態。但華格納教授認為:這並不意味著北約歐洲夥伴真的就可以完全置身事外,不介入遠東地緣政治可能發生的大變局:
"讓我們設想一下:假如因為天安號事件,朝鮮半島衝突升級,美國必須履行對韓國的防衛義務;讓我們設想一下:假如美國現在駐紮在韓國的28000名士兵不能滿足需要,增援部隊會從日本本土和關島趕赴半島;假如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面對亞洲第三處戰爭,它未必不會考慮撤出自己在阿富汗的駐軍,要求北約其他夥伴增加自己在阿富汗戰場的部隊,以便華盛頓能夠全神貫注地對付朝鮮半島局勢。"
作者:一通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