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一排男的,帶著藍領帶,從幕後慢慢走出",這是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沈大偉教授(David Shambaugh)在周四(9月28日)柏林舉行的一次討論會上對中共十九大期間一個"重要場面"的描述。
由德國博世基金會(Robert Bosch Stiftung)和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聯合舉辦的這場討論會主題便是"中國的未來:中共十九大之前審視中國的狀況"。
沈大偉解釋道,之所以用這樣無趣的方式描述十九大,是因為他對於外界討論頗多的十九大人事安排並沒有那麼看重。
每次中共全會召開,政治局常委的名單往往被視為非常重要的政治指標。但沈大偉認為,與其說中共五年一次的黨代會是為今後五年定調,還不如說是確認過去五年的權力較量和政治鬥爭的結果。 會前便已大局抵定,"不會出現意外事件"。
"習派壓倒江派團派"
過去五年來,中共內部爭鬥的結果顯然是習近平大獲全勝。出席討論會的另一位嘉賓,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林和立做出了這樣的結論。
作為長期觀察中國政治局勢的政論家,林和立認為習近平非常善於將自己的對手邊緣化,並同時籠絡盟友。
林和立認為,五年前,所謂的"習派"並未成型,但五年後,習近平全力提拔的官員佔據許多重要崗位。"習派"顯然已經壓倒"江派"和"團派",成為中共內部最為強大的力量。而其中令人頗為擔憂的是,在習近平治下,中國高層官員的任命最為重要的標準是是否對習效忠。從鄧小平時代遺留的一系列傳統做法,比如禁止個人崇拜,倡導集體決策和精英治國,已經被習近平所拋棄。林和立強調,從許多方面而言,習的榜樣都是毛澤東而不是鄧小平。如果像外界傳言那樣,十九大將"習思想"載入中共黨章,與"毛思想"平起平坐,就更加印證了這一點。
"習近平令中共不強反弱"
沈大偉同意林和立有關習近平打擊對手頗有成效的說法,但對於習是否善於結交盟友卻持保留態度。他以軍中改革舉例,習近平大幅度更換軍方高層將領,並且重新劃分軍區,這一切都讓軍隊系統高度緊張,而軍方還不是唯一受到影響的。沈大偉認為,習的強勢作為讓黨政軍均處於高壓之下,行動僵化,唯命是從。
"我認為,習近平掌權五年後,中共不是更強,而是更弱了"。沈大偉的觀點是,列寧主義政黨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到一定階段之後,如果不能實現從剛性威權主義(hard authoritarianism)到柔性威權主義(soft authoritarianism)的轉型,便會逐漸走向衰敗。
按照沈大偉的說法,中共在90年代末到2008、2009年左右,曾經出現柔性威權主義的做法,但此後回歸保守。
如果說此前中國政治氣氛一般遵循"寬松6到7年,收緊2年"的規律的話,2009年以來,中國的政治緊繃態勢便從未緩解。習近平的上台更加劇了這一趨勢。
兩位學者均認為,在目前這樣的政治態勢之下,公民社會難以得到真正發展,創新也缺乏必要條件,中國便很難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儘管習近平聲稱"肯定要邁過去"。如果無法繼續保持經濟持續增長,中共執政合法性的一大支柱便會產生動搖,只剩下高舉"民族主義"旗幟一途。
川普给習近平提供舞台
兩位學者對中共及中國的未來發展均不抱樂觀態度,但對於北京政府近年來在國際舞台上的角色都作出一定積極評價。尤其是川普入主白宮之後,美國從國際事務中大幅抽身,北京政府填補了這一真空,在氣候保護和自由貿易等議題上表現積極。
沈大偉認為,中國對外的積極作為與對內的封閉保守形成鮮明對比,從某種程度而言,令人難以理解。而林和立則提醒人們警惕中國向世界輸出"威權主義"、同時漠視國際法的做法。
中共十九大期間人們關注的一個重要話題,是誰將晉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對此,民間廣為「競猜」。常委名單如今正式公佈,他們都有著什麼樣的仕途?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J. Peng外界非常關注的政治局常委人選問題如今水落石出。本周三,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亮相,他們是: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韓正、汪洋、趙樂際及王滬寧。《華爾街日報》指出,名單中含有習近平的親密盟友,但不包括一位潛在接班人,這將確保習近平能夠主導未來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決策。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W.Zhao《南華早報》7月中旬爆料稱,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有習近平"大內總管"之稱的栗戰書的家人在香港擁有巨額資產。但是這份馬雲控股的報紙很快將該文刪除並登出「澄清」說明。此次爆料和收回被外界解讀為涉中共19大前夕高層內鬥。67歲的栗戰書是中共高層內最有權勢的人之一。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Sputnik/S. Guneev出生在上海的韓正現年63歲。2003年,時年49歲的韓正便擔任上海市長,創下歷史紀錄。但此後除了曾短暫代理因違紀而被懲處的陳良宇出任市委書記,一直擔任上海「二把手」(市長),直到2012年才「轉正」成為上海市委書記,並同年進入中共政治局。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Images/The Yomiuri Shimbun2017年7月19日,中國副總理汪洋在美國分別與美國財長姆欽(Steven Mnuchin)和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談判。一直以來,1955年出生的汪洋是各界眼中的十九大入「常」熱門人選,有分析人士猜測,汪洋似乎獲得中南海的力挺。有意思的是,他也曾擔任重慶市委書記,而其繼任者就是後來被判無期的薄熙來。
圖片來源: Reuters/Y. Gripas與習近平一樣,趙樂際的老家也是陝西。十九屆一中全會選舉他為中紀委書記。他在西部省份長期工作,習近平成為中共總書記之前,兩人從未共事過。之前有媒體將他與另外一名入「常」熱門陳敏爾作比較,港媒「01」在十九大召開前夕曾指出,趙樂際作為現任政治局委員入常,比中央委員陳敏爾「跳級」入常更具說服力。事實正是:陳敏爾落空。圖為趙樂際(右)與新加坡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UMA Wire/Xinhua/T. C. Wey與汪洋同歲的王滬寧(62歲)本為一名國際政治學者,原來在復旦大學教書,九十年代中期進入中央政策研究室,現在已經成為主任。王滬寧歷經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三代中共領袖,堪稱「三朝智囊」。《紐約時報》指出,他或將主管黨的宣傳和意識形態工作。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A. Wong54歲的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是中共中央政治局25名委員中最年輕的兩人之一,另一位就是「落馬」的孫政才。十九大之前,據多個接近中共領導層的消息來源透露,胡春華也是進入中央政治局7人常委會的候選人之一。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現年57歲的陳敏爾同習近平關係密切,是一名迅速崛起的政壇新秀。孫政才落馬後,陳敏爾遠赴重慶擔任市委書記。有觀察家之前曾猜測,陳敏爾在十九大上可能跳過政治局委員,直接連升兩級成為常委。圖為去年四月,陳敏爾(左)訪問韓國時與韓國外長尹炳世會面。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epa/Yonhap 按照中共內部所謂政治局常委「七上八下」(67歲以下可留任,68歲以上卸任)的不成文規定,現年69歲的王岐山應該無法繼續留任。但不少分析家之前分析,作為習近平反腐運動的主要執行者,身兼中紀委書記的王岐山可能打破慣例,在十九大後繼續擔任常委。香港《蘋果日報》指出,現在他的名字不在常委名單之內,但王的政治生涯不會完結,因為他有著豐富的政治經驗和影響力,有可能安排他在國家安全委員會工作。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之前的常委中,有5人卸任離職:他們分別是王岐山、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和張高麗。強勢的習近平是否會在兩屆總書記任期之後尋求連任,突破常規,5年之後就會知曉答案。
圖片來源: dapd/DW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