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習近平警告普丁勿用核武?俄否認

2023年7月6日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擔心俄羅斯如果在烏克蘭動用核武器,可能會破壞中國與歐洲國家的關係;3月,習近平更曾親自告訴俄國總統普丁不要這麼做。對此報導,俄方已經否認。

3月2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克裡姆林宮會晤俄國總統普丁。
3月2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克裡姆林宮會晤俄國總統普丁。圖片來源: SERGEI KARPUKHIN/AFP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出訪莫斯科;據知情者說法,當時習近平曾當面告訴俄羅斯總統普丁:不要在烏克蘭動用核武器。有美國官員稱,中國官員私下把「說服了普丁不使用核武」歸功於中方;克裡姆林宮相關人士則說,是俄方研判戰術核武不會帶給俄國優勢,才自行決定不使用。這些消息來自英國《金融時報》,後來遭克宮否認。

《金融時報》週三(7月5日)引述未具名的中國政府顧問,稱「阻止普丁動用核武」是中國爭取跟歐洲修復關係的核心工作。此人表示,若烏克蘭或其他盟友遭俄國核武襲擊,可能掀起歐洲對中國的反彈;但若中國能防止這種事發生,有利於改善中國與歐陸的關係。

報導指出,中國雖默許、支持俄國,卻也對這場戰爭抱持疑慮。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專家時殷弘認為,俄國「永遠不會得到中國認可去動用核武」;若俄國這麼做,「中國將進一步疏遠俄國」。

克裡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5日否認了上述報導。根據路透社,佩斯科夫說普丁與習近平會晤後發表的文件已闡明兩人談話內容,除此之外「其他的都是假的」。

「戰術核武」(tactical nuclear weapons)和「戰略核武」(strategic nuclear weapons)的主要區別是射程與覆蓋範圍,前者彈頭較小,通常用於戰場上小範圍的特定目標。圖為俄國2000年4月試射一枚Tochka短程飛彈,射程約70公里。圖片來源: Igor Sarembo/dpa/picture alliance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中國從未公開譴責俄國,而是把衝突歸咎於北約東擴、歐美援烏等因素;關於使用核武器,中國則多次表明反對。去年11月德國總理肖爾茨(Olaf Scholz)造訪北京時,習近平曾說應該「防止亞歐大陸出現核危機」。

今年2月,中國發表12點聲明,呼籲俄烏之間的衝突應「政治解決」。專家當時告訴DW,該文件缺乏促使俄國改變行為的誘因;不過,其中有一點值得注意,即「核武器用不得,核戰爭打不得」的主張。

3月在莫斯科的「習普會」後,中俄聯合聲明也提到類似說法:「所有核武器國家都不應在境外部署核武器,並應撤出在境外部署的核武器。」當時普丁表示,中國版的「俄烏和平方案」已可作為談判基礎。然而幾天後,俄國卻又宣佈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器,讓中國的「促和」努力陷入尷尬。

俄國先前多次恫嚇要使用戰術核武器,雖然後來降低了相關警告的強度,但《金融時報》稱,烏克蘭近期擔憂俄方可能轉而在札波羅熱(Zaporizhzhia)核電廠製造「意外」。圖片來源: Dmytro Smolyenko/imago images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