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如果聖誕節和氣候是一對兒,那麼他們的關係恐怕非常複雜。在慶祝節日的同時也顧及地球保護本來符合博愛等聖誕價值觀。但你來我往的聖誕禮物和杯觥交錯的大餐卻很快讓人將環保置之腦後。明斯特可持續性研究專家卡羅琳‧博恩(Carolin Bohn)說,我們會感到兩者不那麼合適,但問題是,這種批評性的反應何時能轉化為行動。
人人都知道,聖誕不僅是愛的節日,也是消費過剩的節日。在氣候保護已成為政界和經濟界頭等大事的當今,個人又該如何思考自己該做些什麼呢?
谷歌和"消費癮"
購物、包裝、送禮、吃大餐--圍繞聖誕節的這些活動中,人們會有類似於"飛行可恥"這樣的感受嗎?至少從谷歌搜索中看不出有這樣的趨勢。如果查詢德文"飛行可恥"一詞,(Flugscham),會出來約15萬7000個鏈接,但在輸入"消費可恥"的德文時(Konsumscham),谷歌會問你是否想找"消費癮"(Konsumsucht)這個詞。
零售業當然希望這樣的日子能繼續下去。H&M總裁卡爾-約翰‧佩爾森(Karl-Johan Persson)在一次採訪中警告說, 減少消費不會給環境帶來什麼好處,卻會帶來很糟糕的後果,比如就業崗位流失。
從政治學角度研究可持續性發展的卡羅琳‧博恩表示,至少在斯堪的納維亞已經有"購物可恥"這樣的字眼。不過,她說:"沒有跡象顯示購物受到抑制。"貿易協會也估計,本年的聖誕業務可能會再次超過去年。
誰發明了聖臨花環?基督聖嬰從哪兒來的?聖誕市場最早見於何時?我們的圖片集向您解釋德國人在聖誕節期間的習俗。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P. Kneffel如今的聖臨花環(Adventskranz)有4支蠟燭,在4個聖臨星期日先後點燃。最初,聖臨花環為木製,有24支蠟燭。其發明人是福音教神學家、教育家欣裡希‧維歇恩(Hinrich Wichern)。1839年,他為學生們製作了設想出來的聖臨環。學生們可按燃蠟的數量計算出,離聖誕節還剩多少天了。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IXSELL/N. Pavletic還在中世紀晚期,人們就已在聖誕節臨近期間紛紛湧向聖誕市場。只不過,當時,大家並非為去那裡喝熱葡萄酒(Glühwein),而是採購食品,以供寒季之需。後來,工匠、玩具製作者和糕點師傅們也被允許在那裡推銷自產物品。如今,世界各地都可以見到聖誕市場了。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W. Thieme19世紀時,人們改變了對冬天的態度。冬日不再被視為只意味著艱難和荒蕪的季節,而是能給人帶來某種歡樂,甚至不乏浪漫。這也改變了雪人的模樣—以前,它們齜牙咧嘴顯得乖張;如今,它們通常笑意融融。時不時,人們還會看到樅樹上作怪臉的木製雪人哩。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beyond/J. Fankhauser她以自己的枝條圍護著基督聖嬰的禮物。聖誕節的樅樹起初只是富人的專享。只是隨著19世紀栽種了越來越多的樅樹林和橡樹林,越來越多的家庭才有可能弄到一棵樹。以後,這一風俗從德國傳遍全世界。本照片2015年攝於東京。
圖片來源: Reuters/Y. Shino中世紀時,孩子們還在12月6日那天得到聖尼古拉斯(Heiligen Nikolaus)的禮物。新教教徒們對這一天主教的尊聖禮俗嗤之以鼻。所以,甚至很可能是那位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主張,把「贈禮」(Bescherung)放到12月24日那天。從那時起,作為「聖基督」的耶穌帶來禮物。最終,「基督聖嬰」之說也由此產生。
圖片來源: Fotolia/ChaotiC_PhotographY聖誕夜,孩子們急切地等待著「贈禮」(Bescherung)。該詞源自中古高地德語詞「beschern」,有「上帝分發」(zuteilen von Gott)之意。這一風俗的背景是這一看法:聖誕禮物是上帝賜物,作為基督即基督聖嬰的禮物。至少,直到今天,孩子們仍相信有基督聖嬰。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chromorange/E. Weingartner每年,基督子夜彌撒(Christmette)都會吸引眾人前往,其中就包括很多平時鮮少踏入教堂的人。基督子夜彌撒是聖誕夜舉行的傳統午夜彌撒。「Mette」一詞來自拉丁文,意為「晨際」。直到18世紀,它都在12月25日一早舉行。相反,該彌撒的禮儀幾無變化。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Bildagentur Huber數百年來,業餘演員們都在上演聖誕故事,以前,這一俗稱的「聖誕戲」裡還添加取自《聖經》的情節,例如,亞當、夏娃之被逐出樂園。隨著時代變遷,表演內容越來越集中於對耶穌誕生的敘述。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H. Schmidt一些人將聖誕節與烤鵝等特別豐盛的美味佳餚聯在一起。另一些人則以一頓馬鈴薯沙拉加香腸打發。早前,傳統上,較為富裕的家庭吃鵝,窮人們則只能滿足於簡單的飯食。如今,我們大可隨意選擇。
圖片來源: Fotolia聖誕節和1月6日「三王來朝節」(Dreikönigstag)之間的12天一般被認為特別「鬧」(rau)—或許,因此便有「鬧夜」(Rauhnächte)之說?其實不然。「rau」來自中高地德語,意為「多毛」(haarig),指的是全身皮毛的妖魔。根據民間迷信,妖魔們在這12夜四處遊走,可用香火驅趕之。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P. Kneffel 聖誕市場上的塑料製品
聖誕市場舉辦者現在雖然將避開塑料提上議事日程,但實際上這仍然只是良好的願望而已。亞琛希望做出表率,從2020年起實現"無塑化"。杜賽爾多夫和明斯特的聖誕市場對此表示贊賞並承諾為此付出努力。
但障礙很多,比如衞生原因、各種規定等等。今年的聖誕市場,到處都是裝得漫出來的垃圾桶。德國環保援助組織估計,聖誕時節,包裝垃圾數量增幅最高達20%。該組織報告員托馬斯‧費舍爾(Thomas Fischer)說,"很遺憾,數量非常大。"他指出,很難指望這一趨勢在短時間裡改變,因為生產商現在沒有提供足夠的替代品。生意興隆的網上業務反而會淡化"消費可恥"的感受,因為人們可以在網上匿名購物,不為人所見。
願望清單上的"更好的氣候"
不過,氣候保護已經深入人心,就連孩子們也知道其重要性。看一看恩格爾基辛(Engelskirchen)聖誕郵局收到的寫給聖誕老人的信就會發現,孩子們的願望清單上,有關氣候的願望比去年更多。該郵局發言人布利塔‧托爾勒(Britta Töllner)說,一位名叫麗薩的女孩就寫道,"希望氣候變得更好,沒有戰爭,海裡沒有塑料"。但是,寫信的孩子們卻沒有表現出願意放棄百樂寶(Playmobil)塑料小玩偶和最新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