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並非「好人俱樂部」
2018年9月1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數月來,委內瑞拉陷入一場政治、經濟危機。野馬脫韁般的通貨膨脹導致更多貧困和飢餓,數十萬人逃亡鄰國。反對派受到威脅和打壓。人權組織一再批評這個國家。9月11日,該國外長阿雷亞薩將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發言,為本國辯解。
其實,人權理事會自身也一再受到批評。2006年,作為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後繼組織,人權理事會問世。在聯大全體大會表決該機構的建立議案時,委內瑞拉棄權。理事會的主要任務是,協調聯合國的人權活動,促進人權問題上的國際合作。該機構也有權接受個人、團體或非政府組織的指控,並以此為基礎調查侵犯人權行為。理事會也與聯合國高級人權專員署(OHCHR)密切合作。
德國亦被調查
理事會有47個成員國,由聯合國全體大會選出,任期3年,按地區分配名額:非洲及亞太地區各13席;拉丁美洲及加勒比8席;西歐和其它國家7席;東歐6席。理事會每年舉行3次會議。所有193個聯合國成員國都需定期接受該機構的審查。審查的標準是聯合國憲章、人權基本宣言及其它聯合國人權協議。輪到接受審查時,相關國家需向理事會提交關於履行人權責任進展的報告。此外,其它國家還可提出詢問。審查結束後,理事會提出建議。不過,相關建議不具法律約束性。德國也曾被該機構審查過。今年5月,人權理事會要求德國加大打擊種族主義的力度。
理事會的成員構成遭批評
某些國家自身不斷侵犯人權,卻被選入理事會,這一現象一再遭人詬病。作為理事會成員,相關國家自己便能阻止該機構通過對其人權侵犯行為的警告議案。例如,2010年,利比亞當選進入理事會。而當時,這個國家還處在卡扎菲的專制統治下。2011年,在人權組織的持續抗議下,該國被全體聯大會議重新開除出人權理事會。眼下,尤其是沙烏地阿拉伯的成員身份受到批評。中國或古巴的成員資格也引起爭議。
美國退出
2006年投票反對成立人權理事會的美國於今年6月成為退出該機構的首個國家。美國指責該機構"虛偽"、持反以色列立場。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利批評說,在理事會的每一次會議上,"巴勒斯坦和其它被佔阿拉伯領土"必列入會議議程,成為世上唯一一個有此待遇的地區,僅今年以來,就通過了針對以色列的5個決議,超過針對北韓、伊朗和敘利亞決議的總和;此外,侵犯人權國家一而再、再而三被選進理事會。黑利指出,由此,世上最無人性的政權得以避免受到仔細審查。
其實,美國自己也成為批評對象,原因是,它在墨西哥邊界強使非法入境者的孩子與父母分離。
"國際秩序重要一環"
德國聯邦政府對美國的退出表示遺憾,但同樣要求改革人權理事會。今年6月,聯邦政府發言人賽博特指出,"德國也以憂慮的心情注視著人權理事會中的反以傾向"。德國政府人權專員科夫勒(Bärbel Kofler)稱人權理事會是"國際秩序中的重要一環"。她強調了該機構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例如,斯里蘭卡的和解進程;或者,對敘利亞境內發生的嚴重侵犯人權行為的紀錄。
日內瓦的外交官們亦力挺該機構。他們指出,與所有國家保持對話關係是重要的,"好人俱樂部"獨木難支。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39次會議9月10日開幕,9月28日結束。會員國們不僅將討論委內瑞拉問題,也將檢視其它國家,其中包括敘利亞、布隆迪或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