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90110 IPCC Kritik

2010年1月30日

去年12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爆出所謂的電子郵件醜聞。據稱,因遭駭客襲擊而被公之於眾的電郵顯示,該委員會有關喜馬拉雅山冰川融化的數據,氣候變化對嚴重自然災害的影響和預測的數據有誤。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預測數據的可靠性因此引起人們的質疑。尤其是英語媒體對該委員會提出尖銳批評。

資料圖片: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秘書處執行幹事德波爾圖片來源: AP

"我不相信,除了我們之外,世界上還有哪個地方能夠擁有如此系統、全面和透明的體制。"

說這番話的是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秘書處的執行幹事德波爾。在去年12月舉行的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峰會上,針對一些人對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所提供數據的可靠性提出的疑問,德波爾做出了上述回答。

但是,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信譽卻受到了動搖,這不僅僅是因為去年12月發生的電子郵件醜聞。該委員會科學家的私人電子郵件遭受駭客襲擊,在網上被公佈於眾,這僅僅是個開端。之後,氣候委員會便麻煩不斷,國際媒體的公開指責主要有兩點。其中一點是,喜馬拉雅山脈的冰川融化,將在本世紀中葉威脅到整個地區的供水這一預測有誤。氣候變化委員會負責人帕喬利對從世界自然基金會報告中摘取了偏頗訊息表示歉意。但是他同時強調,不應因此就對長達近1000頁的世界氣候報告的內容提出質疑。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面臨的一個最新醜聞是: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一篇報導稱,有關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增加與氣候變化有直接關係的說法沒有任何證據。氣候變化委員會負責人帕喬裡駁斥了這一指控。他強調指出,無論是最近3年還是在2007年出版的第四次世界氣候報告,採用的都是可以廣泛應用的審查標準。不僅被納入全球氣候報告中的所有訊息得到其他科學家的評估。而且反對意見也被公開發表或者在報告中公佈了被拒絕發表的理由。

人們對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的主要指責是氣候報告具有政治取向,排斥反對意見。因此出現證明報告中數據不準確的證據,對批評者來說事求之不得的事。德國環境部長勒特根也對這一失誤感到不滿。但是他始終強調,所謂的"氣候門"醜聞不應成為詆毀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全部工作的理由。像許多科學家一樣,這位德國環境部長尤其要求對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的工作程序進行改革。但是這一建議遭到該委員會負責人帕喬裡的拒絕。他強調指出,氣候變化委員會在2007年榮獲了諾貝爾和平獎。21年來,該機構做出了輝煌的業績:

"如果我們現在需要創建一個能夠對氣候變化的影響進行全面評估,並符合人類的一般需求,特別是能夠滿足決策者需要的新組織,那麼我們只能創建一個與現在的氣候變化委員會完全一樣的組織。"

對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持懷疑態度者和支持者之間將繼續展開論戰。氣候模式和氣候預測將變得更加複雜。儘管有了計算機網路和衛星圖像,但是對氣候的研究仍然是一項無法做到精確,難以驗證錯誤與正確的科學項目。對於很多人來說,這都是純粹的學術問題:他們認為自己已經受到氣候變化的直接威脅。太平洋島國面臨滅頂之災,許多地區持續受乾旱影響,許多冰川融化速度如此之快,不僅衛星圖像能夠清晰顯示,而且用眼睛也能夠看到。綠色和平環保組織的馬丁‧凱瑟說:

"綠色和平組織夏季在北極地區得出結論,格陵蘭冰層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融化。而且極地地區的無冰期和無冰區域面積也在以極快的速度增長。"

作者:Helle Jeppesen/

氣候變化數據不是兒戲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ZB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