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自然災害重創菲律賓經濟

2013年11月12日

每年有近20場強颱風席捲菲律賓,此外該國還受到地震和火山爆發等災害的威脅。天災頻繁也影響到菲律賓經濟的發展。

Children help to carry pails of drinking water as they walk past a graffiti calling for help after Typhoon Haiyan devastated Tacloban city, central Philippines November 12, 2013. Rescue workers tried to reach towns and villages in the central Philippines on Tuesday that were cut off by the powerful typhoon, fearing the estimated death toll of 10,000 could jump sharply, as relief efforts intensified with the help of U.S. military. REUTERS/Romeo Ranoco (PHILIPPINES - Tags: DISASTER ENVIRONMENT)
圖片來源: Reuters/Romeo Ranoco

(德國之聲中文網)為了盡快向颱風災區提供救援,周二(11月12日),停靠在香港"華盛頓"號航母和其他5艘美國軍艦將陸續啟程赴菲律賓,部署在新加坡的一艘英國軍艦也將前往馳援。根據聯合國公佈的數字,僅在受災最嚴重的萊特省(Leyte)首府塔克洛班(Tacloban),就可能有1萬人遇難。受災總人數達1000萬人,即菲律賓人口的十分之一,66萬人無家可歸。

災害頻仍

菲律賓屬於全球受到自然災害威脅最大的國家。根據發展援助聯盟(Bündnis Entwicklung Hilft)發表的《世界風險報告》,該國2013年在最具天災風險國家的排名中名列第三,僅次於瓦努阿圖和東加。威脅這個群島國家的除了風暴,還有洪水、地震和火山爆發。

這些災害對菲律賓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聯合國"減災國際戰略"(UNISDR)的專家維拉斯奎斯(Jerry Velasquez)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介紹說,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損失每年使菲律賓的國內生產總值降低0.8%。世界銀行和菲律賓全國救災協調委員會聯合發表的一份報告還指出,除直接損失外,"間接和後期影響"也給經濟造成巨大損失,尤其應考慮所帶來的社會福利和環境成本。

聯合國每兩年發布的"災害風險評估報告"(GAR)指出,"自2000年以來,菲律賓抵禦自然災害的資金始終存在缺口。"維拉斯奎斯介紹說,在颱風"海燕"之後,菲律賓今年約合1億2800萬歐元的救災預算已經告罄。

圖片來源: Reuters/Romeo Ranoco

經濟成長提高風險

維拉斯奎斯解釋說,支出不斷增加有多種原因,"在人口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需要疏散的人數也在上升。"這提高了抗災的成本。菲律賓的疏散策略是及早轉移,而不是在最後一刻撤退。這種方式的投入更高,因為必須說服居民這樣做是必要的。為了動員當地居民,有的地方政府向每戶同意疏散的人家分發5公斤大米,"這是很大的一筆開銷",維拉斯奎斯說。在"海燕"到來前,菲律賓政府疏散了100萬居民。

另一個增加成本的因素是經濟的發展。這聽起來似乎矛盾,但一個國家越富裕,其面臨的災害風險就越高。聯合國本年度的災害風險評估報告也指出,那些旨在提高競爭力和生產效率的投資,在無意中也拉高了潛在的損失風險。日本的福島核災難就是一個例子,核電雖然提高了日本的生產率和競爭力,但在發生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也提高了人員和經濟損失的風險。

菲律賓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儘管規模要相對小一些。菲律賓的經濟增長達到將近7%,其基礎之一是處於勞動年齡段的人口的增長。因此,如果為了短期利益而冒風險,那居民面臨的威脅就會增加。比如,菲律賓的很多工廠建在濱海和江河沿岸,吸引了很多勞動力來就業。一旦發生風暴或洪水,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受災。聯合國的報告還指出,與工業國家相比,新興國家的基礎和工業設施抵禦災害的能力本來就差一些。因為對建築標準和材料的要求較低,房屋更容易被損壞。

菲律賓空軍參與救災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預防優於事後反應

為了減少人員損失、控制救災成本,2010年菲律賓通過了一部"風險降低和管理法"。根據該法,應對災害的戰略應從事後反應轉變為預防為主。此外對原本以災後救援為目的的全國救災預算進行了重新分配:預算的30%用於緊急救援,70%用於預防和降低風險的措施。

但維拉斯奎斯介紹說,在法律的具體落實上仍有很多地方不到位。政府實際上仍將很大一部分資金投入災後的緊急援助。而迫在眉睫的任務是,在城市規劃和投資導向上更多地考慮自然災害的影響。

作者:Rodion Ebbighausen 編譯:葉宣

責編:李魚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