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與獨裁者為伍"

2011年10月6日

德媒批評中國與俄羅斯否決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草案,認為中、俄兩國這樣做是出於顯而易見的政治利益,與獨裁者阿薩德為伍,這只會促使敘利亞的內部局勢惡化。

Presseschau China in den deutschen Medien 2. DW-Grafik: Per Sander 2010_06_18_presseschau_chinesisch.psd

《每日鏡報》10月5日評論說,"敘利亞的獨裁者阿薩德可以指望俄羅斯和中國,這兩個國家在星期三早晨阻止了紐約的聯合國譴責。……阿薩德現在可以肆無忌憚地在他的國家裡繼續射殺起義的人民了。……

"莫斯科和北京在說不之後,在全球引發強烈反應。德國外長說:'安理會沒有勝任其世界和平與安全的職責。'他的法國同事朱佩(Alain Juppé)批評說,安理會必須反抗'屠殺自己人民的獨裁者。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賴斯(Susan Rice)說她對俄羅斯和中國保護大馬士革感到'憤怒'。……"

奧地利《標準報》10月6日認為,由於俄羅斯和中國的否決,敘利亞在聯合國安理會沒有受到譴責,"這不僅是阿薩德政權反對者的一個悲慘時刻,而且對整個敘利亞都是這樣。莫斯科和北京支持敘利亞政權是在促進這個國家陷入混亂。該國非但不會平靜,而且恰恰相反。和平的示威者劃將會在經歷了聯合國安理會的拒斥和非法化之後,失去對其和平手段的信心,開始增加使用暴力。買單的是所有的敘利亞人,也包括那些俄羅斯和中國通過否決想要保護的人。或許最終還是這些人更多地買單。"

該報解釋說,俄羅斯和中國這一次的反應不同於利比亞問題,"當然與經濟和地區政治利益有關。在中國的非洲優勢中,西方在利比亞問題上打破了一個缺口,從俄羅斯和中國角度來看,敘利亞是中東的一個值得保留的沒有美國的自由所在。"

"顯而易見的利益政治"

《日報》在10月5日的評論中寫道,"在否決聯合國安理會的敘利亞決議時,俄羅斯和中國是基於不干涉主權國家的內部事務原則的。聯合國憲章中有這個原則,是具有約束力的國際法原則。但是這兩個大國的否決不是出於在國際關係中鞏固法治的動機,而是出於顯而易見的利益政治。

"在這方面,中國的例子富有啟發意義,對於中國領導人來說,不干涉內政原則原先是作為弱國的盾牌,隨著中國向世界和國際市場的開放,這種取向就發生了徹底的變化,經濟的迅速增長迫使人們在世界範圍內角逐原材料。"

該報接著寫道:"結果是,中國的簽約夥伴盡可是如此盛怒的專制暴君,只要他們能保障穩定地供貨。雖然敘利亞並不擁有值得一提的資源,但是阿薩德政權的垮台會對該地區的政權穩定有影響,這些政權作為原材料供應國對中國來說很重要。"

摘編:林泉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