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艾未未大怒:我什麼時候反對鳥巢了?

Andreas Landwehr(德新社)2008年7月22日

艾未未批評中國圍繞奧運的宣傳炒作。於是,德新社記者問他,您是不是認為奧運體育場的藝術設計跟您對中國奧運宣傳的批評相矛盾呢?艾未未勃然大怒:不可能,「我對『鳥巢』感到自豪!」也不知道是記者的問題中文沒說對呢,或是故意「挑釁」艾藝術家呢,還是艾未未的理解不對。反正問題和答覆似乎有點牛頭不對馬嘴。儘管如此,德國之聲還是將德新社記者這篇報導譯載如下。

這個艾未未也會發火?圖片來源: AP

在德新社記者的問題提出後,"這個屬於當今最著名的中國藝術家之列的51歲的"艾未未感到被誤解了。他說:鳥巢"是個了不起的傑作。這是沒有爭議的。"平時他是平靜的,鎮定的,這回他在位於奧運城附近的草場地村他的家兼畫室裡,一張長長的木桌的一端忽然大怒。他強調道:"我從來沒有,真的從來沒有對'鳥巢'表示過不滿。"

艾未未與瑞士建築設計師雅克.赫爾佐格和皮爾.德莫隆一起設計了這個象個老鷹窩的看上去不尋常的鋼結構建築,它成了北京奧運會的象徵。"這是我們的作品,我怎麼會背叛它呢?"他說,他的立場從來沒有改變過。"我的觀點是針對那些慶祝活動,針對圍繞奧運會的整個宣傳的。"他認為,記者沒有聽明白,也不想聽他說的是什麼。艾未未說:"我說的是,我不想跟官方的奧運慶祝活動沾邊。我拒絕這些活動,覺得它們惡心。這完全是兩回事。"他表示,他並沒有指責他參與設計的國家體育場。(譯者:由於是從德文譯回中文,可能會與原話有出入)

他還說,他對中國第一次主辦的奧運會的進程感到失望,"我們大家都曾經希望奧運會能成為讓中國變得更開放、更真實的一個機會。""在這一點上,中國沒有做到。這是我失望的原因。"

與中國許多批評政府的人士不同,儘管艾未未公開批評中國的奧運宣傳,儘管他呼喚政治改變,但至今並沒有公安人員找到他門上來。他說:"從來沒人讓我閉嘴。"他認為,中國現在在言論自由方面變得寬容了,"至少在我的身上。"他又補充道:"我也是相當有影響的人。"

當艾未未去年帶著1001名中國人到卡塞爾的"文獻展"展覽,當他用北京胡同除的房子的門搭建的塔在一場暴風雨中倒塌時,他成了德國的標題人物。這個51歲的人不僅是中國藝術的一塊國際招牌,而且也是中國著名詩人艾青的兒子。在文革中被流放期間(1966-76),艾未未在貧窮的西北遙遠的新疆長大。在他的爸爸平反後,艾未未於1981年"實實在在地逃到了美國去"。本來他永遠都不想回歸了。然而,1993年艾未未返回了北京,為了能在病榻旁陪伴他的父親。他的父親於3年後去世。艾未未說:"我覺得,中國的情況從那以後明顯改善了。"

"中國繼續快速發展,"他說,然而中國社會仍然始終是非常保守的,"我們還需要長時間的改變過程,比我們想像中的更長。"中國面對難以想像的巨大的問題和新的挑戰。艾未未只提了一下原材料短缺和環境污染。艾未未幾乎以肯定的口氣說,共產黨領導人試圖去解決這些問題。但他認為,更需要改變的是一些根本上的問題,"政治改革是必要的。沒有政治改革,所有的變化都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