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英國商會商會今年10月和11月對會員的調查顯示,60%的公司認為過去一年來在中國開展業務變得更加困難,其中78%的公司將其歸咎於經濟原因。超過一半的受訪公司表示,地緣政治也加大了在中國開展業務的難度, 43% 的公司表示正面臨獲得許可證等監管問題。
中國英國商會主席朱利安‧費舍爾(Julian Fisher)周二在接受彭博電視台採訪時表示,"對於企業來說,去年的營運存在不確定性。 現在是收入存在不確定性。"
原地踏步
中國英國商會在調查報告中寫道:"在華的(英國)公司實際上在原地踏步,許多公司推遲了有關投資和進入(中國)市場的關鍵決策。"
在10月和11月接受調查的約 300 家公司中,55%表示明年將削減或維持相同水準的中國業務投資,只有35%表示將增加投資。這與去年61%的受調查企業表示將削減或維持相同水準的中國業務投資相比略有改善,但仍比2018年調查開始以來的歷年都要糟糕。
自去年年底中國放棄嚴格的新冠限制政策以來,流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大幅放緩,導致中國在今年第三季度首次出現外國直接投資季度赤字,突顯出外國公司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其他地方利率上升而將資金撤出中國的趨勢。
從進出口到信貸投資,從零售到房價,中國最新經濟數據令人失望。更糟糕的是,大型房地產開發商面臨違約風險,金融信託集團理財產品出現逾期兌付,這些令人擔心的訊號預示了新的風險。
圖片來源: CHINATOPIX/dpa/picture alliance8月初,中國又一家房地產開發商巨頭碧桂園面臨違約風險。該公司有2筆美元計價的債務8月8日逾期未支付利息。作為少數尚未出現違約的中國大型房企之一,碧桂園的「爆雷」是對本已脆弱的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又一打擊。在本次房地產危機中首先觸礁的恆大集團則於8月17日依美國《破產法》,向美國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恆大的負債高達3300億美元。其在2021年底發生違約,導致中國各地出現大批未完工的爛尾樓。大多數分析師認為,未來幾個月內,中國的房產價格和銷量仍將進一步下滑。
圖片來源: Aly Song/REUTERS與房地產密切相關的金融信託行業也出現危機。在7月底傳出中融國際信託集團無法按時支付票息和本金消息後,中國媒體8月中旬報導,數十種中融信託產品出現逾期兌付。該集團北京總部前發生投資者要求還錢的抗議(圖)。中融管理著約1380億美元資產。許多中國房地產開發商通過信託公司進行項目融資。控制中融的中植集團管理著超過一兆元人民幣的資產,也承認有流動性困難。路透社報導指出,中國影子銀行的資金總量大約為3兆美元,相當於英國國民經濟的總體量。影子銀行的一系列支付違約行為可能會引發廣泛的連帶效應。
圖片來源: REUTERS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7月經濟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工業產出和投資增速都低於預期。這顯示出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商業和消費引擎動力嚴重不足,通貨緊縮風險上升。同時,7月份中國銀行新增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雙降,其中信貸增量比六月份驟減了89%,是2009年11月來的最低的新增貸款量。
圖片來源: BRENDA GOH/REUTERS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七月份中國外貿數據遠低於預期,進口同比下降了12.4%,出口則萎縮了14.5%。根據中國商務部7月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的外國對華直接投資(FDI)較去年同期下降2.7%;二季度實際利用外資規模同比下降20%。而彭博社根據中國外匯管理局所公佈數據的計算則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外商直接投資負債同比暴跌87%。儘管有中國專家在財經媒體分析稱,上述數據差別源於統計口徑不一致,但外資流入明顯減少已是不爭的事實。
圖片來源: Wang Chun/CFOTO/picture alliance今年以來,中國的青年失業率持續上升,4月份突破20%,6月份已升至21.3%。各項經濟數據低迷讓民眾對經濟前景和就業形勢的焦慮增加。而國家統計局8月卻宣佈,全國青年人等分年齡段的城鎮調查失業率將暫停發布。這一消息引來民眾的廣泛批評和嘲諷,有網民戲稱當局這次從工具箱中拿出的是「眼罩」。
圖片來源: Jade Gao/AFP/Getty Images根據路透社8月18日對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巴克萊銀行、德意志銀行研究中心和野村證券五大券商此前以及最新對中國2023年GDP增長預期的對比,摩根士丹利將對中國2023年的GDP增長預期從此前的5%下調為4.7%;摩根大通從5%下調至4.8%;巴克萊銀行從4.9%下調至4.5%;德意志銀行研究中心從5.3%下調至5%;野村證券從5.1%下調至4.6%。路透社指出,主要券商下調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背景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危機使得經濟增長前景進一步惡化。
圖片來源: Michael Nagle/Getty Images/Getty Images 企業降低中國業務的重要性
中國英國商會在調查報告中寫道,雖然"英國企業的樂觀情緒正在緩慢回歸",但企業降低中國對其全球業務重要性的趨勢"似乎正在趨於穩定"。
不到一半的受訪企業將中國列為"中優先順序"或"低優先順序",只有 40% 的企業將其列為"高優先順序"。 而在2021年至2022年,有59%的受訪企業將中國視為"高度優先事項"。
明年是"關鍵的一年"
中國英國商會本周二還表示,在華英國企業將 2024 年視為北京解決對其經濟和投資環境萎靡不振日益增長的擔憂的"關鍵一年"。英國商會主席朱利安‧費舍爾表示,明年"將是關鍵的一年","這不僅僅是說什麼的問題; 最終2024 年需要有行動,否則經濟可能會出現嚴重問題。"
中國青年找工作難 聽聽他們怎麼說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中國經濟復甦乏力,市場吸引力下降以及北京方面對外國企業的態度日益強硬令在華外國企業遭受了雙重打擊。中國加強了對數據的控制,並打擊對外國投資者至關重要的活動,例如盡職調查。
一些英國企業和個人受到了特定政策的打擊,例如對線上輔導的打擊減少了英語教師工作的機會。外國投資的減少也使專業服務等行業的英國企業處境更加困難,這些行業是今年員工人數下降幅度較大的行業之一。
朱利安‧費舍爾表示,雖然沒有官方數據,但他聽說在華英國僑民人數已從新冠疫情爆發前的 35,000 人減少到 16,000 人。 許多公司用國內員工取代了各級別的外籍管理人員。
上個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在三藩市會晤並承諾為外國人在中國開展業務提供便利。從12月1日,中國對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馬來西亞6個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單方面免簽政策。英國不在此之列。
中國去年是英國的第四大貿易夥伴。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年英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額達到 1110 億英鎊(1400 億美元)。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